-
1.
翩如浮云,矫若惊龙。
-
2.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
3.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
4.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
5.
后人评曰:“飘若游浮云,矫如惊龙”。
-
6.
人们夸他的书法笔势矫若惊龙。
-
7.
翩如浮云,矫若惊龙,面如凝脂,眼如点漆。
-
8.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铁书银钩,冠绝古今。
-
9.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
10.
翩如浮云,矫若惊龙、面如凝脂,眼如点漆、——刘与义
-
11.
忽然清风骤起,女子御风而舞,翩若浮云,矫若惊龙。
-
12.
这些字一个个看起来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
13.
人们称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
-
14.
书人合一,身临其境,寄情与婉转笔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
15.
虎踞龙盘画龙点睛降龙伏虎矫若惊龙骥子龙文
-
16.
陈远翩若浮云矫若惊龙的在山林间移动着,暗自下了决定。
-
17.
动作一气呵成,鸾翔凤翥,笔锋行走间矫若惊龙,行云流水。
-
18.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
19.
二百零九、书人合一,身临其境,寄情与婉转笔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
20.
这一边是龙飞凤舞,各式书法全都来了一遍,端的是游云惊龙、笔酣墨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