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七月,前燕人孙元率宗族党众起兵响应桓温,桓温于是移屯枋头。
-
2.
其实他和桓温的私人交情还是不错的。
-
3.
如果不能流芳百世,宁可遗臭万年。——桓温
-
4.
桓温心中骂到,你们司马氏不过是谋朝篡位的逆臣贼子。
-
5.
他的母亲是征西大将军桓温的长史孟嘉先生的第四女儿。
-
6.
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
-
7.
晋朝桓温北伐时,苻生常常单马入阵,十几次搴旗斩将,勇冠三军。
-
8.
桓温、桓玄父子均以取得皇权为目标,最终却连门户也无法保全。
-
9.
蜀军的乱箭射来,一直落到桓温的马前,晋军人心动摇,万分危急。
-
10.
东晋永和二年十一月,经过对荆州一年多有效治理,桓温开始西征成汉。
-
11.
369年,枋头之战中领导前燕军大败桓温,反遭受当政的慕容评排挤,无奈携子出奔前秦。
-
12.
当桓温凯旋而归,途经县境时,但见风和日丽,歌舞升平,一派和平安宁的气氛。
-
13.
五年前范汪病重,范宁便开始替父授学,两年后范汪病故,转年,大司马桓温病故。
-
14.
双方在枋头等处大战了8天,桓温屡战屡败,根本看不到胜利的希望,他知道碰到了厉害的角色。
-
15.
桓温看不起清谈家刘惔、王濛等整天穿着宽大的袍子,到处空谈,不着边际,什么事都不做。
-
16.
谢安去世,王献之挺身而出,数数谢安之功德,促使孝武帝为谢安以殊礼,葬仪赠礼依大司马桓温。
-
17.
陶侃去世后,东晋大将桓温率兵伐蜀,发现缺少装船用的竹钉,于是将陶侃生前保存的竹头全都做成了竹钉。
-
18.
当时王猛还没遇到苻坚,正在大街上卖簸箕,也跑到军营里求见,扪虱而谈,令桓温大为倾倒,许以高官,王猛却告辞不就。
-
19.
东晋大司马大将军桓温,雄姿英发不可一世,自认为样貌出众,风神俊朗,器宇不凡,常常自比司马懿、刘琨这样的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