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

拼音:xì qǔ

意思:中国各种传统戏剧形式的统称。表演上以唱、念、做、打、舞并重为其主要特点。从宋代起已有完整的戏曲形式。据不完全统计,各民族各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余种。

句子

造句
名言
歇后语
  • 1.
    戏曲严重缺乏戏曲新戏的编剧、话剧导演瞎掺和戏曲、对戏曲的糟改和杀伤等等,都是戏曲发展的不祥征兆。
  • 2.
    浙江现在的戏曲剧种大都还是民间戏曲(剧种),只有越剧已成为都市戏曲(剧种)。
  • 3.
    我们的创新往往失去一种戏曲思维,我觉得悲剧跟喜剧是戏曲阴阳,生旦净末丑是戏曲的五行。
  • 4.
    说唱曲艺对戏曲的影响很大,无论是对戏曲的形成,还是对戏曲的发展,都是一言难尽的。
  • 5.
    清代戏曲家,文学家。
  • 6.
    上党是戏曲乐户之乡。
  • 7.
    中医之鼻祖,戏曲之化石。
  • 8.
    杨兰春作为著名的现代戏曲作家,在中国戏曲史上,特别是在对现代戏曲的创作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 9.
    其中教坊司时期在清初,戏曲演出活动不多,戏曲管理极为简单;
  • 10.
    明代有戏曲家汪道昆、汪延讷。
  • 11.
    其队戏、院本、杂剧三种戏曲形式,反映了我国戏曲发展进程中的三个层次;
  • 12.
    关汤戏曲施曹说,文学杰作垂古典。
  • 13.
    流行全国的戏曲剧种之一。
  • 14.
    郭德纲到戏曲学院吃开口饭。
  • 15.
    戏曲舞台上,关羽由红生扮演.
  • 16.
    踏歌戏曲之乡,纵情山水湖口。
  • 17.
    美在戏曲,生旦净丑,演绎悲欢人生
  • 18.
    戏曲歌舞育才子,琴棋书画秀特长。
  • 19.
    戏曲这种艺术形式滥觞于宋朝.
  • 20.
    作为戏曲演出场所,戏园的基本功能是通过戏曲表演为社会公众提供休闲娱乐服务。
  • 1.
    德是烧身硝焰,色为割肉钢刀。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 2.
    志比精金,心如坚石。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 3.
    一人立志,万夫莫敌。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 4.
    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元代戏曲作家 武汉臣 《玉壶春》
  • 5.
    人生于财,死于财,荣辱于财。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 6.
    大丈夫做事,雷厉风行。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 李渔
  • 7.
    是是非非,号为信史。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
  • 8.
    君子虽在他乡,不忘父母之国。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 9.
    光阴如电逝难追,百岁开怀能几回。明代戏曲作家 陆采
  • 10.
    胸中书富五车,笔下句高千古。——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 11.
    为人第一谦虚好,学问茫茫无尽期。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 12.
    怒中之言,必有泄漏。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
  • 13.
    家私不论尊卑。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 14.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 15.
    夫妻同道,父子同心。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 16.
    德是烧身硝焰,色为割肉钢刀。——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道德的
  • 17.
    求快乐时非快乐,得便宜处失便宜。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
  • 18.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
  • 19.
    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在西方指话剧。
  • 20.
    十多年过去了,他练就了一身本领出师了,但戏曲行业却一落千丈。

作文

全部
开头
结尾
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