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

拼音:pí yǐng xì

意思: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影人(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戏剧。表演时,演员在被灯光照射的白色幕布后操纵影人,使幕布上出现做各种动作的人物影像,配以对话、歌唱和音乐。中国皮影戏在北宋已很流行,称为“影戏”。据有关资料,元代曾传到西亚,并远及欧洲。近代各地按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影人原料的不同,而有不同剧种。如河北的“滦州影”(“驴皮影”),山西的“纸窗戏”,东北的“照条儿”等。

句子

造句
歇后语
  • 1.
    皮影戏在宋代很盛行,逢年过节皮影戏的演出很多。
  • 2.
    你看,有剪纸啊、秦腔啊、皮影戏啊。
  • 3.
    皮影戏一般在农闲时节演出,农民在皮影戏的演出中获得休息与丰收的希望。
  • 4.
    你看这皮影戏,既生动又有趣。
  • 5.
    早期皮影戏幕布是用桑皮纸制成的。
  • 6.
    菲律宾猪笼草猎物剪影,有点像皮影戏
  • 7.
    看来这大牛对皮影戏还真挺感兴趣的。
  • 8.
    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
  • 9.
    皮影戏的鼎盛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 10.
    民间艺术剧:皮影戏、灯影戏、木偶、民间剧种等;
  • 11.
    皮影戏起源于中国,在世界范围内流传.
  • 12.
    昆曲、湘剧、京剧、皮影戏、越剧、川剧、黄梅戏;京戏脸谱。
  • 13.
    他们孩提时代就喜欢上了西洋镜,皮影戏和绘画艺术.
  • 14.
    桐柏皮影戏是流行于豫南地区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
  • 15.
    传统一出皮影戏中有六七个皮影角色,由若干个木杆操纵。
  • 16.
    泥塑、面塑、面具、剪纸、香包、皮影戏、烙画、年画、刺绣、蓝印花布、蜡染等等。
  • 17.
    韩增自幼嗜好皮影戏,天生一副好嗓子,哼唱影调,韵重味浓、清脆宜人。
  • 18.
    有不少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就是从各路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
  • 19.
    皮影戏与皮影人形都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深受国外人的喜爱。
  • 20.
    皮影是用来娱神驱邪的,人们希望通过皮影戏的演出来获得神的保佑。

作文

全部
开头
结尾
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