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规范

拼音:shè huì/kuài guī fàn

意思:也称“社会标准”。社会用于调整人们的相互关系,维护正常社会秩序的各种行为准则。包括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宗教规范、社会习俗和公共生活规则等。

句子

造句
  • 1.
    另一变化是在同一年龄出现了社会规范意识。
  • 2.
    清代民间调处与民间社会规范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 3.
    无形的社会规范(伦理、礼俗)常以父之名的形式左右人的行为。
  • 4.
    生活是需要创意的,但是创造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规范
  • 5.
    人之行善避恶,并非社会规范所外加的义务,却有内在本然的基础。
  • 6.
    实践规范是对实践主体的现实实践活动予以示导、制约的社会规范
  • 7.
    改变社会规范的方法不是靠武力争斗或侮辱当地人,说他们是落后的。
  • 8.
    在马娄的诠释下,得知人的主体性从伊莉莎白时代的社会规范中解放开来。
  • 9.
    而且在很多问题上,法是不宜涉及的,只能通过道德、政策、纪律等社会规范来调整。
  • 10.
    这决定了他们的前进的选择和机会,因为,在全世界范围内,富人们制定了社会规范
  • 11.
    他们指出,孩子由于对社会规范了解较少,经常不能够和气地接受他人的悔改之意。
  • 12.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行为源自童年时代潜意识中的性幻想,而非社会规范
  • 13.
    文山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是一个由壮锦、刺绣、雕刻、社会规范等组合而成的内在结构系统。
  • 14.
    这些哲学经历了欧洲和亚洲的历史洗礼,且脱颖而出,甚至今天的社会规范也体现着它们的宗旨。
  • 15.
    乡规民约是我国基层社会生活中的群众自治的社会规范,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
  • 16.
    社会犯罪是指那些违犯社会规范,如1929年的童婚约束法,1976年公民权利法,1986年的不道德交易法,1961年的嫁妆禁止法等。
  • 17.
    法是这样一种社会规范。当它被忽视或被违反时,享有社会公许的特权的个人或团体,通常会对违反者威胁使用或实际使用人身的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