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陶纪

拼音:ào táo jì

意思:古生代的第二纪,约当四亿四千万年前至四亿九千五百万年前的期间。此纪中,岩石由石灰岩和页岩构成,生物有海藻额珊瑚额笔石和三叶虫等。

句子

造句
  • 1.
    奥陶纪—志留纪大致沿勉略构造带形成南秦岭裂陷槽。
  • 2.
    郭庄泉为一全排型、侵蚀—构造上升泉,出露于中奥陶纪灰岩中。
  • 3.
    竹节石类始于奥陶纪,泥盆纪一度达到最盛,泥盆纪末期绝灭。
  • 4.
    这标志着塔里木地区寒武纪和奥陶纪海进海退旋回的终结。
  • 5.
    华南扬子区不同地点奥陶纪的岩相、生物相变化显著.
  • 6.
    塔中低凸起奥陶纪油气成藏体系的源岩为寒武系及下奥陶统烃源岩 ;
  • 7.
    岛弧深成岩成分变化较大,由闪长岩变化到花岗岩,成岩时代为奥陶纪
  • 8.
    扬子地区奥陶纪古地理条件有利于含油气系统生储盖层的发育。
  • 9.
    综合研究得出黑山蛇绿岩形成于南华—奥陶纪,构造就位于志留纪—早中泥盆世。
  • 10.
    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相继出现低等鱼类、古两栖类和古爬行类动物。
  • 11.
    在我国华北煤田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的底部,存在着含水丰富的奥陶纪石灰岩。
  • 12.
    奥陶纪时期,本区处于北为汉南古陆与巴山隆起,南为广阔的陆表海盆地的古地理环境。
  • 13.
    本研究区宜昌黄花场位于黄陵背斜的东翼,在奥陶纪时期处于扬子碳酸盐台地的中北部。
  • 14.
    塔里木盆地古生代寒武—奥陶纪泥岩、晚寒武世和石炭纪的膏岩层及较为致密的岩性阻碍了地层流体的垂向运移。
  • 15.
    奥陶纪,大多数生命都生活在海洋里,所以海洋生物,例如三叶虫、腕足类动物与笔石动物的数量在此时急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