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穗

拼音:guǒ suì

意思:指某些植物(如玉米、高粱)的聚集在一起的果实。

句子

造句
  • 1.
    密度比施氮量对果穗穗部性状的影响更大些.
  • 2.
    人工调节(去顶、分期授粉),实现了对多果穗发育的调控。
  • 3.
    水分含量是影响去果穗玉米青贮的关键限制性因素。
  • 4.
    枇杷果穗上叶数与果实大小及品质有密切关系。
  • 5.
    结果表明,玉米受害后果穗千粒重下降,秃顶率增加;
  • 6.
    水分胁迫导致夏玉米果穗性状恶化,经济产量大幅下降。
  • 7.
    研究了从火炬树果穗中提取红色素的方法,并对其进行精制。
  • 8.
    白牛奶葡萄因其果粒状似奶牛乳头而得名,其果穗为分枝型,穗大粒硕。
  • 9.
    成花株率、成花梢率、每梢花芽数、每梢存果穗数、每梢存果数随树龄的增大而明显增加;
  • 10.
    氮素在开花前主要分布在叶片中,在开花后开始由叶片逐渐向果穗转移。
  • 11.
    进而引起果穗性状恶化,穗粒数和百粒重减小,最终导致经济产量大幅下降。
  • 12.
    通过测定甜玉米鲜果穗水分及糖分含量,探讨甜玉米适采期及采后保鲜技术。
  • 13.
    在玉米开花期因受环境胁迫会导致果穗生长减缓,雄穗与雌穗的开花间隔加大。
  • 14.
    在干旱胁迫下,果穗吐丝延迟,雌雄开花间隔增大,结穗率下降,籽粒产量严重降低;
  • 15.
    从玉米基本群体内的果穗长度、粒行数、穗位高度、绿叶率等可以预见到育成自交系的形态性状。
  • 16.
    密植紧凑型玉米品种株高适中、果穗均匀、无空秆,密植不倒伏,在亩穗数和穗大的结合上实现高产。
  • 17.
    以晚熟龙眼品种立冬本为试材,研究了果穗垂头前后果实鲜重、各组织的水分及假种皮总糖的变化。
  • 18.
    也称荜拔、荜拔犁,是胡椒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荜拔未成熟果穗,采于果实由黄变黑时,晒干或烘干后打碎生用。
  • 19.
    在同一块果穗上有的子房在授粉5天后就可用肉眼看出在形成种子,而有的子房则需在12天后才能看出是在形成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