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衡

拼音:lùn héng

意思:书名。汉代王充撰。三十卷,八十五篇,今佚招致一篇。充生当西汉末年,愤世嫉俗,乃作此书,故语多偏激;然大抵订伪贬俗、中理者多,亦殊有裨于风俗教化。同时,亦保存了若干神话的原始资料,如尧射十日、雷公连鼓等,均具研究价值。

词语

组词:
三教论衡

句子

造句
名言
  • 1.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论衡·实知篇》
  • 2.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论衡·感虚篇》
  • 3.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共雷。--汉王充《论衡雷虚》
  • 4.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王充《论衡 薄葬》
  • 5.
    夫胸中不学,犹手中无钱也。——东汉·王充《论衡·谢短》
  • 6.
    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王充《论衡·自纪》
  • 7.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王充《论衡
  • 8.
    夫人之不学,犹谷未成粟,米未为饭也。——东汉·王充《论衡·量知》
  • 9.
    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论衡·谢短篇》
  • 10.
    德弥盛者文弥缛,德弥彰者人弥明。东汉哲学家 王充 《论衡·书解篇》
  • 11.
    衰世好信鬼,愚人好求福。——东汉哲学家王充《论衡·解除篇》
  • 12.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王充《论衡?书解篇》
  • 13.
    回国之后,成为法国著名日报世界外交论衡月刊的一名记者。
  • 14.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东汉哲学家王充《论衡·别通篇》
  • 15.
    即徒诵读,读诗讽术,虽千篇以上,鹦鹉能言之类也。——《论衡·超奇第三十九》
  • 16.
    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东汉哲学家王充《论衡·状留篇》
  • 17.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东汉哲学家王充《论衡别通篇》道德
  • 1.
    德弥盛者文弥缛,德弥彰者人弥明。东汉哲学家 王充 《论衡·书解篇》
  • 2.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王充《论衡 薄葬》
  • 3.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论衡·实知篇》
  • 4.
    曲妙人不能尽和,言是人不能皆信。东汉哲学家 王充 《论衡·定贤篇》
  • 5.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东汉·王充《论衡·别通篇》
  • 6.
    胸中不学,犹手中无钱也。—汉·王充论衡·量知篇
  • 7.
    人有知学,则有力矣。—汉·王充论衡·实知篇
  • 8.
    夫胸中不学,犹手中无钱也。——东汉·王充《论衡·谢短》
  • 9.
    衰世好信鬼,愚人好求福。——东汉哲学家王充《论衡·解除篇》
  • 10.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王充《论衡·实知篇》
  • 11.
    精诚所加,金石为亏。——王充《论衡·感虚》
  • 12.
    问事弥多,而见弥博。——王充《论衡·书解》
  • 13.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王充《论衡·别通篇》
  • 14.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论衡·感虚篇》
  • 15.
    夫人之不学,犹谷未成粟,米未为饭也。——东汉·王充《论衡·量知》
  • 16.
    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论衡?自纪》
  • 17.
    精诚由中,故其文语感动人深。 东汉哲学家 王充 《论衡超奇篇》
  • 18.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王充《论衡
  • 19.
    蓬生麻间,不扶自直。 汉?王允<<论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