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桌

拼音:wéi zhuō

意思:1.旧时办婚丧事或祭祀时垂挂在桌前的遮蔽物,多用布或绸缎制成,现在有些戏曲演出时仍使用。

句子

造句
  • 1.
    围桌而坐,奢淡皆宜。
  • 2.
    小孩子要围桌而坐,不能四处乱跑;
  • 3.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 4.
    我家的餐桌上铺着一块绿色的围桌.
  • 5.
    围桌中餐,火山羊肉火锅,观黎族歌舞表演,十人一桌;
  • 6.
    心闲气定的围桌而坐,虚心地看茶艺师从容地演绎茶道。
  • 7.
    那些不断和全家围桌共餐的青少年也不大会为了减肥而吸烟。
  • 8.
    相反,他们追逐着给小孩喂饭,或规规矩矩地围桌而坐,一言不发。
  • 9.
    那些一直和全家围桌共餐的青少年也不大会为了减肥而吸烟。
  • 10.
    我们甚至再也不围桌而坐,不从容不迫的享受晚餐,交流一天的信息。
  • 11.
    晚饭后,人数不多的这一家人正围桌而坐。这时,有人敲门,门板被敲得直晃。
  • 12.
    每当中秋月亮升起,全家人围桌而坐,把酒临风赏明月、邀玉兔。
  • 13.
    参加拜魁星的,于烛月交辉中进行,鸣炮焚香礼拜罢,就在香案前围桌会餐。
  • 14.
    圆桌是亚瑟王传奇中亚瑟王的著名桌子,他和他的骑士们经常围桌而坐。
  • 15.
    我们早就垂涎欲滴了。我们先点了一个周围桌子上看到都有的菜肴,红烧豆腐小黄鱼(39元)。
  • 16.
    所以他家备了不同尺寸的圆桌面,吃饭的客人越多,就架上越大的圆桌面,总是可以让大家一起围桌共餐。
  • 17.
    于是我们全体,包括那粗野的年轻人在内,都拉过椅子来围桌而坐。 在我们品尝食物时,四下里一片严峻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