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族

拼音:guó zú

意思:1.帝王的宗族和宾客。 2.国家民族。

句子

造句
  • 1.
    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
  • 2.
    然而其根本用心,则是出于对国族命运的忧患意识,挽救国族于救亡图存之危际。
  • 3.
    暴日占我东三省,版图变色,国族垂亡。
  • 4.
    我们探索国族主义的历史,包含国族国家概念的出现,并讨论全球化、移民、与跨国组织的影响。
  • 5.
    戈巴契夫之所以下台,导源于他严重低估了苏联内部国族主义崛起的力量,尤其是俄罗斯的国族主义。
  • 6.
    德东人的国族认同似乎印证此一说法。
  • 7.
    文天祥之死谈中国族群和国家观念
  • 8.
    国族认同其实是不断「转变」、需要被「建构」?
  • 9.
    接著从全球化与台湾新国族主义的冲突分析此等现象的可能成因。
  • 10.
    工具期,在国族生存受威胁时出现,并发展出以「争」为核心的工具身体观;
  • 11.
    不过,西北地区国族疆域化的过程,同时却也是一个内部殖民的过程。
  • 12.
    他们互相支撑;共同的国族历史,预防灾难的传统,都能够帮助他们走过。
  • 13.
    到时,人会把你们送去受患难,把你们杀掉,你们会为了我的名被所有国族憎恨。
  • 14.
    其次,对杨森能认识到民族一体化对国族认同与统一的重要性,也应予以肯定。
  • 15.
    在过去,我们社会没有所谓的国族荣誉感,人们常常问我为什麽会喜欢成吉思汗;
  • 16.
    部分「老荣民」想要经由与「大陆新娘」结婚,修补他们被目前统治中华民国的台湾民族主义者割裂的国族认同;
  • 17.
    然而,进一步分析与反思后发现奥林匹克活动本身即是政治的产物,它间接地助长了參与国的国族主义意識形态。
  • 18.
    我最近去了一趟圣地亚哥。快速扫视一下部队,我就立即看到美国族群的广泛代表性——整支部队典型的多样性。
  • 19.
    基于上世纪国族意识的高涨、乡土文化的抬头与知识菁英的看重,歌仔戏俨然跃升为台湾本土戏曲剧种的表徵。
  • 20.
    在西方的强势登场下,晚清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天下走向了国族,形成了民族国家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