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难

拼音:mēng/méng/měng nán/nàn/nuó

意思:1.遭受灾难。语出《易.明夷》:"内文明而处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孔颖达疏:"以此蒙犯大难,身得保全,惟文王能用之。"

句子

造句
  • 1.
    这就是我们的蒙难之夜。
  • 2.
    香草美人吴下阿蒙难得糊涂
  • 3.
    宫绍洪冤案更好的了解复兴者的蒙难经过。
  • 4.
    你的圣所已被践踏污辱;你的司祭已蒙难而忧伤.
  • 5.
    当前,整个国家都应该全力以赴抢救蒙难的人们。
  • 6.
    战争中所有人都蒙难,甚至胜利者也不例外.
  • 7.
    公路乃我从弟,骨肉至亲,我岂会坐视他蒙难?父亲此言何意?
  • 8.
    我愿意领受圣母玛利亚所受的痛苦——看见天主子蒙难
  • 9.
    当正统信仰受尊重程度超过了道德时,我想宗教本身也在蒙难
  • 10.
    人皆有怜悯之心,即便本身不曾蒙难,目击着惨状,同样也会毁坏本人们心里的宁静。
  • 11.
    这里没有蒙难者,至爱的人类,每个物种都选择自己的命运,而所有命运彼此吻合。
  • 12.
    这正是佛罗里达群岛的珊瑚礁蒙难的原因,它们被从佛罗里达农田中流失的肥料污染。
  • 13.
    当一块印着隐约可见的耶稣蒙难像的亚麻布在中世纪首次被发现时便成为争论的焦点。
  • 14.
    他们在城市东区的蒙难地教堂做礼拜,该地是导致了柏林墙开放的持续了数月之久的抗议活动的中心。
  • 15.
    他们的理由是为了保护金融系统,并以如果金融系统崩溃那么整个经济将会蒙难为合理依据。
  • 16.
    当然,也有持他见的苏子岳一流,以为故主蒙难属小人误国,乌云蔽日,坚信天理不灭,终会云开月明。
  • 17.
    英国人高兴的(或者不高兴的)是因为托尔普德尔的蒙难者1,宪章运动2,步兵兵团,还有那些让我们的世界变的更好的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