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权力

拼音:gōng quán lì

意思:国家或其他法人,立于统治权的优越地位,为维护公益,处理公务而动用的权力。如警察维持社会秩序的行为,法院的审判裁决等,都是属于公权力的范围。

句子

造句
  • 1.
    国家公权力与公民私权利必须严格界分,公权力和私权利的行使都有一定的边界。
  • 2.
    7官箴不佳,公权力丧失,治安自然难以维持。
  • 3.
    公权力何时、何情况介入,必须有充足的理由。
  • 4.
    不看牢公权力,官员喝酒醉死的闹剧就还会上演。
  • 5.
    通信秘密权可对抗国家普通法上的公权力和私权利。
  • 6.
    政府作为公权力的代表,必需在危机处置入程中起主导作用。
  • 7.
    在实践中,公权力主要通过学校侵害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 8.
    这些黑道份子横行霸道,如果不严加制裁,有谁还会相信公权力
  • 9.
    立法的缺失必然导致权力的法外运行,必然会导致公权力对私权利的侵袭。
  • 10.
    宪法作为一个国家的根本法,其宗旨就在于限制公权力,保障私权利。
  • 11.
    这比起国家公权力命令第三者介入杀业的死刑,可能是更符合社会正义的制裁吧!
  • 12.
    本部分是对我国收养法中以公权力保护未成年养子女利益的现状进行梳理。
  • 13.
    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种预测,即对公权力通过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动产生影响的预测。
  • 14.
    律师以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精神向公权力挑战、向旧秩序宣战,不惧权贵,为民请命。
  • 15.
    必要时,政府应该采取断然措施,伸张公权力,严格处置那些违法乱纪的害群之马。
  • 16.
    国家公权力侵权行为,虽为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但仍属侵权行为法总的归责原则之统辖范围。
  • 17.
    在主观法权思想和社会连带思想等不同语境中证成公权力限制私权的正当性不无必要。
  • 18.
    如今,俄罗斯正同腐败和滥用公权力作斗争。 她比以往更需要一个有所作为的知识分子阶层。
  • 19.
    民事执行是当事人借助国家公权力实现其经法律确认的私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而形成的制度。
  • 20.
    刑事和解在人类历史上之所以时隐时现,时强时弱,是国家公权力与公民私权利二者长期博弈互动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