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那时儒略历对季节的偏差已到了11天。
-
2.
占星符号是依照罗马儒略历来计算的。
-
3.
在旧的罗马儒略历,公元五年的普遍选择是把耶稣出生设置在基色路月的25日,在旧式罗马儒略历的十一月25日。
-
4.
古罗马用的阴历,于公元前年被儒略历取代。
-
5.
儒略历将太阳年划为365.25天,闰年366天,每四年一次。
-
6.
公历最初是以罗马人的儒略历为基础制定的。
-
7.
到1582年,儒略历日期对季节出现了数天的不同步。
-
8.
这一句已经明明白白说了,儒略历的平均年长为365.25天。
-
9.
这是因为大不列颠采用格雷戈里历代替了原先的儒略历。
-
10.
儒略历在公元前45年开始被使用,它是被凯撒大帝改良的罗马历。
-
11.
尤里乌斯凯撒创建的儒略历准确计算出一年有365.25天,平均四年一个周期。
-
12.
这种近似使儒略历准确工作了几百年,但是累计的误差也越来越大。
-
13.
在教皇敢于之前,罗马人乃至欧洲世界众国都是以儒略历(阳历)确定时间。
-
14.
左下角是托勒密的太阳系图,右下角是儒略历用来计算复活节日期的一个图表。
-
15.
这天依据俄国使用的儒略历是当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折合成欧洲广范使用的格里高历是3月8日。
-
16.
历史上第一次庆祝新历新年的到来,是在公元前45年的1月1日,也就是罗马儒略历(即公历)生效的那年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