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学

拼音:sī xué

意思:中国历代私人举办的学校。始于春秋时期,战国时大盛,汉代以后成为中国封建时代学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词语

组词:
私学堂 私学馆

句子

造句
  • 1.
    许多大文人都是出自私学的。
  • 2.
    私学教育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
  • 3.
    学界一般认为孔子是第一位打破学在官府、开办私学的人,而我们认为第一位开办私学、打破学在官府的是老子。
  • 4.
    在官学的带动下,私学教育也获得了长足发展。
  • 5.
    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
  • 6.
    从对经师生活的研究当中,我们可以窥得两汉私学教育的一斑。
  • 7.
    日本战后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私学立法的发展。
  • 8.
    乡村私学的兴起,增加了教育供给,满足了不同阶层的教育需求;
  • 9.
    私学教育架起社会阶层之间垂直流动的桥梁,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
  • 10.
    书院是既不同于官学又有别于私学的独特的文化教育机构。
  • 11.
    这条路既不同于我国历史上的私学之路,也不同于西方的私立教育之路。
  • 12.
    私学,作为先秦社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主要承担者,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 13.
    这类乡里村学虽因国家明令而设置,实际上却属于特殊意义上的私学,带有官助民办的性质。
  • 14.
    古代民间医学教育的形式有口耳相传式、师徒式、家传式、自学式、私淑式、私学式、学术交流式、团体式。
  • 15.
    这所学校聘请失业教师,旨在帮助贫困的学生学习,同时可以有效抑制高昂的韩国私学教育费用。
  • 16.
    三十几岁时,孔子开始以讲学为业,他是最早创立私学的人,是第一个大规模招收弟子的教育家。
  • 17.
    宋代书院是古代私学发展的高级阶段,而由理学大师开办和主持讲学的宋代书院在古代书院中独具特色。
  • 18.
    四是先秦私学培养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并由此,知识或学术也获得了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