圩田

拼音:wéi/xū tián

意思:1.低洼地区四周筑堤防水的田地。堤上有涵闸,平时闭闸御水,旱时开闸放水入田,因而旱涝无虑。系由汉以前的围淤湖为田发展而来,至唐代已相当发达。关于圩田的最早记载,是北宋沈括的《万春圩图记》。

句子

造句
  • 1.
    圩田隔夜是荒年。
  • 2.
    圩田好种,梅雨难过
  • 3.
    圩田好作,五月难过。
  • 4.
    明清时期鄱阳湖区的圩田开发处于鼎盛阶段,圩田数量及其范围大大超越了前代。
  • 5.
    菜田瓜田棉田圩田蔗田良田耕作耕种耕地
  • 6.
    历代地方政府在圩田管理方面也是各自为政,各地圩田缺乏相互间的协作,使因破圩而形成的局部水灾年年有之;
  • 7.
    圩田的兴筑,在防洪、排涝、灌溉、降渍等方面均起了积极作用。
  • 8.
    圩田蔗田良田耕作耕种耕地耕田种田种地地里地头
  • 9.
    但是圩田的过度开发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也十分明显。
  • 10.
    圩田是长江下游地区在土地开发过程中采取的重要土地利用形式。
  • 11.
    两宋时期,长江下游地区圩田开发在以往的基础上进一步迅速发展。
  • 12.
    圩田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水利田,是中国古代先民改造自然、发展生产的杰作。
  • 13.
    呈现出地域分布广泛、数量锐增、种类齐全、圩田水利系统化、图型结构丰富等特点。
  • 14.
    明清时期鄱阳湖区介入圩田管理的组织有官府、乡里、乡绅耆老、圩长与普通圩户等。
  • 15.
    明清时期巢湖流域圩田的发展,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因素,也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根源。
  • 16.
    一百零三、圩田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水利田,是中国古代先民改造自然、发展生产的杰作。
  • 17.
    大量构筑圩田,使湖泊面积大为缩小,影响其调节水量的功能,破坏了本地区的生态条件,致使灾害频频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