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丁

拼音:dì/de dīng/zhēng

意思:1.土地税和劳役税的合称。旧制田赋分夏税﹑秋粮,丁赋有市民﹑乡民﹑富民﹑佃民﹑客民等,区分为上中下则,清代合而为一。 2.指紫花地丁或蒲公英。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紫花地丁》;又《菜二.蒲公英》。 3.即佃户。参见"地客"。

句子

造句
  • 1.
    紫花地丁紫花地丁,堇菜科堇菜属植物。
  • 2.
    要想不生疮,喝点地丁汤。
  • 3.
    黄花苗、黄花地丁、婆婆丁、蒲公草。
  • 4.
    紫花地丁抗菌活性部位追踪。
  • 5.
    民间把蒲公英叫黄花地丁、黄花苗、婆婆丁。
  • 6.
    地丁一两、肉桂一两、艾叶五钱、香附子两钱。
  • 7.
    淡紫色的宝盖草、紫花地丁;白色的野荠、一年蓬……
  • 8.
    据说,民间把蒲公英叫黄花地丁、黄花苗、婆婆丁。
  • 9.
    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有清热解毒,广谱抗菌的作用。
  • 10.
    地丁花剧社,家政大姐们就通过一出剧目反映了这种心情。
  • 11.
    更大的收获是二月蓝、紫花地丁,一直是眼熟,终归不曾问名。
  • 12.
    结果表明乳炎清抑菌效果较好,金银花、紫花地丁和蒲公英起主要作用。
  • 13.
    蒲地蓝消炎片是纯中药制剂,由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黄芩四味中药制成。
  • 14.
    蒲公英又叫黄花地丁、婆婆丁、黄花三七,是近年流行起来的食用野菜。
  • 15.
    蒲公英又名婆婆丁、黄花地丁等,为菊科植物蒲公英带根的全草,全国多有分布。
  • 16.
    钱粮(1)地丁全县一千四百二十四两,每两还正税大洋三元,附税二角四分。
  • 17.
    凉血用生地、丹皮、赤芍、紫草;清热用山栀、银花、蒲公英、芙蓉叶,也可选用地丁草、野菊花等。
  • 18.
    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奶汁草,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全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
  • 19.
    可就地取材,采撷蒲公英、紫花地丁、景天三七、七叶一枝花、半边莲等中草药捣烂外敷。
  • 20.
    闭上眼睛,停小鸟时不时地叽咋两声,竹林中的溪水潺潺地丁冬,还是风过时竹子与竹子的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