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内装颇学崔家髻,讽谏频除姜后耳。
-
2.
讽谏难回流下性,至今余恨锁西楼。
-
3.
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凤知命强英雄。
-
4.
好话总是令人欢喜,讽谏总会得罪权贵。
-
5.
他们可能也有讽谏,那也是劝百讽一、似贬实褒的劝导。
-
6.
皇上久不临朝,今日召对,乃千载一时,正好从容讽谏,不意为书生所激。
-
7.
故臣子之于君父,则有献可替否讽谏之文,知交之于朋友,亦有切磋琢磨相成之义。
-
8.
其为诗力主恢复汉魏风骨,一变初唐浮靡诗风,或讽谏朝政,或感怀身世,落地作金石声。
-
9.
直至东汉前期,赋家的创作意图由讽谏转向宣扬文治教化,赋的文化定位终于与经学思潮相吻合。
-
10.
他自己是一枝香花,不是毒草,也像是汉朝时候善于讽谏的滑稽的东方朔,现在又被戴上‘帽子’送到北大荒来了。
-
11.
而此种句式的语境也由起初的无奈、愤懑、挖苦、嘲笑升级为焦虑、质疑、批评、讽谏,越来越多地切中时弊、击中社会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