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令

拼音:zhōng shū lìng

意思:职官名。中书省的长官,掌传宣诏命。简称为『中书』。汉武帝时以宦官任之,后则多任以当时有文学名望之士。元代权位极重,或以皇太子兼任。明初废。亦称为『大令』。

词语

句子

造句
  • 1.
    坛场使、中书令张嘉贞贬为幽州刺史。
  • 2.
    中书令王僧达,幼聪警能文,而跌荡不拘。
  • 3.
    太傅、中书令、侍中奉寿圣皇太后册宝升殿,用。
  • 4.
    六月甲辰,以孟昶为中书令、秦国公,昶子弟诸臣锡爵有差。
  • 5.
    又谢庄囗时未老,其疾以转差,今居此任,复为非宜,谓宜中书令才望为允。
  • 6.
    给了他中书令,给了他儿子皇城使,朕待他也算不薄了,就看李筠是否知好歹了?
  • 7.
    中书令王僧达,幼聪警能文,而跌荡不拘……路太后兄子尝诣僧达,趋升其榻,僧达令舁弃之。
  • 8.
    主君莫要高声,这里是中书令李林甫的宅第,来往非富即贵,可冲撞不得。
  • 9.
    可惜的是中书令杨大人英年早逝,从此杨夫人立志守节,至今也有四五年的辰光了。
  • 10.
    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不预朝政;侍郎、给事,不领省职;谏议无言责,起居不记注;中书常阙舍人,门下罕除常侍。
  • 11.
    遭二宫构争,据拥护太子,言则恳至,义形于色,守之以死,未到,中书令孙弘谮润据,因权寝疾,弘为昭书追赐死,时年五十七。
  • 12.
    先生所教的历史与剑宫成所写的有些差别,宋史上说韩通一家当场被满门抄斩,后太祖皇帝追赠为中书令
  • 13.
    此时的皇帝是晋成帝司马衍,年纪只有六岁,朝中大权主要掌握在国舅中书令庾亮的手中,庾亮才是朝中掌握实权的大臣。
  • 14.
    中书令张华权略过人,运筹决胜,声誉益盛,名重一时,今为使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领护乌桓校尉、安北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