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族

拼音:shì zú

意思:又称“世族”。东汉后期在地主阶级中逐渐形成的大姓豪族。在政治、经济各方面享有特权。士族势力在南北朝时最盛,至唐末消亡。

句子

造句
  • 1.
    山东士族具有文化性和地方性。
  • 2.
    世族是士族发展的终极化和最后形态。
  • 3.
    河南是士族较为集中的地区,浓厚的门第观念及推崇个性才情的时代风尚,促成士族对文化的垄断。
  • 4.
    庶族即使做官以后,依然受到士族的歧视。
  • 5.
    门阀士族是地主阶级中的一个特权阶层。
  • 6.
    门阀士族拥有特权并与庶族保持着严格界限。
  • 7.
    其次,作家在士族文化影响下,主体心态日趋倾向纤柔。
  • 8.
    所谓的士族家学渊源便是指专学一门学说,或一本书。
  • 9.
    士族,作为一个历史范畴的特定阶层和学术概念,有特殊的内涵。
  • 10.
    皇上近年来提拔寒门将相,惩贪腐,任循吏,步步削夺士族重权。
  • 11.
    至于那些不愿巴结士族的庶族地主,便一生沉滞,永无晋升的希望。
  • 12.
    谢安对桓氏的宽怀大度,对团结其他士族,共同维护晋室,起了积极的作用。
  • 13.
    李无锋出生于大陆东部的唐河帝国首都中州一个没落士族家庭。
  • 14.
    兰陵萧氏自晋宋之际以勋业进入社会上层之后,受到士族文化影响。
  • 15.
    天仁大陆是儒道世界,遵从三纲五常,一家之中,拥有士族身份的家主最大。
  • 16.
    这数年来,士族门阀势大,为皇族司马氏所忌,淝水之战,谢玄功高不赏,反遭排挤。
  • 17.
    士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深厚文化素养的特殊地主阶级文化阶层。
  • 18.
    东晋南朝国婚研究,有助于揭示东晋南朝政治、士族及其思想变化。
  • 19.
    两晋后期,江夏李氏逐渐成为当时江夏地区非常有影响的士族家族。
  • 20.
    中古时期的门阀士族经历了一个由不断衰落直至衰亡的历史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