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留纪

拼音:zhì líu jì

意思:古生代的第三纪,在奥陶纪之后、泥盆纪之前,约当四亿三千五百万年前至三亿九千五万年前的一段时间。此期生物以珊瑚、三叶虫、腕足类等无脊椎动物最重要。

句子

造句
  • 1.
    晚期矿化发生于志留纪,使矿床最终形成.
  • 2.
    晚奥陶世至志留纪为裂谷盆地发展阶段;
  • 3.
    将该地区的志留纪地层划分为龙马溪组和崔家沟组,且首次建立起该地区志留纪的生物地层系统——笔石分带。
  • 4.
    志留纪后古潜山储层主控因素为志留纪—泥盆纪,特别是泥盆纪期间的岩溶古地貌及二叠纪岩浆热液(硅化)改造作用;
  • 5.
    奥陶纪—志留纪大致沿勉略构造带形成南秦岭裂陷槽。
  • 6.
    晚震旦世至志留纪为浅海台地型沉积,有多套良好的生储盖组合。
  • 7.
    中国前寒武纪至志留纪油气形成的母源体主要是疑源类与葡萄藻;
  • 8.
    云南东部发现寒武纪、志留纪叠层石有很重要的意义。
  • 9.
    此外,中晚奥陶世、志留纪和石炭纪也可能发生过小规模的火山活动。
  • 10.
    综合研究得出黑山蛇绿岩形成于南华—奥陶纪,构造就位于志留纪—早中泥盆世。
  • 11.
    南秦岭在早古生代是扬子板块的被动大陆边缘,在志留纪末曾因垂向隆升变为古陆.
  • 12.
    在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相继出现低等鱼类、古两栖类和古爬行类动物。
  • 13.
    扬子区中奥陶世—志留纪兰多维利世四射珊瑚产出丰富,尤以兰多维利世最为繁盛。
  • 14.
    过去报道的来自海南岛南好地区南好组选层型剖面、创名地化石点等处早石炭世腕足类实为志留纪化石。
  • 15.
    区域古地理分析表明,北祁连—河西走廊志留纪和泥盆纪的古地理主要受北祁连加里东—早海西期不规则造山作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