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型经济

拼音:wài xiàng xíng jīng jì

意思:指面向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引进外资能力和较大的进出口贸易额的经济类型。

句子

造句
  • 1.
    发展全方位的外向型经济
  • 2.
    民营、外向型经济是凤翔街道的二大特色经济.
  •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向型经济有很大发展。
  • 4.
    外向型经济的蓬勃发展,拉动全区的经济快速发展.
  • 5.
    要保持和发展这一强劲的势头,加速发展农垦外向型经济?
  • 6.
    对外经贸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
  • 7.
    一个外向型经济大国日益繁荣,不过其贸易伙伴勃然大怒.
  • 8.
    随着我国外向型经济的深入发展,跟单托收业务日益扩大.
  • 9.
    皮毛运销系统的逐步完善,极大地促进了天津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 10.
    区域以轻加工为主,三资和民营企业众多,外向型经济十分明显。
  • 11.
    一百零六、要保持和发展这一强劲的势头,加速发展农垦外向型经济?
  • 12.
    蔬菜产业化、规模化及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要求蔬菜生产专业化。
  • 13.
    外向型经济就能膘满肠肥?12亿人口,谁能养活中国?除了你自己。
  • 14.
    我们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变内向型经济为外向型经济
  • 15.
    一百零六、区域以轻加工为主,三资和民营企业众多,外向型经济十分明显。
  • 16.
    即,一旦由内向型经济结构变成依赖海洋通道的外向型经济结构以后,必然召唤强大的海权。
  • 17.
    乐清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对外开放县市后,便把目光瞄准了国际市场,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
  • 18.
    内陆港的建设加速了区域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外贸出口商品的就地报关,封关。
  • 19.
    满洲里站作为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站,在构建外向型经济、实现中俄贸易互补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20.
    宋元时期,在福建的环九龙江口区域涌现出大批的窑场,是明清月港兴起之前陶瓷手工业与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