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坊

拼音:jiāo fāng

意思:中国古代宫廷音乐机构。始建于唐代,专门管理宫廷俗乐的教习和演出事宜。一度改名“云韶府”。宋元两代亦设教坊;明代设教坊司,隶属于礼部,主管乐舞和戏曲。至清代雍正时改教坊司为和声署。

词语

句子

造句
  • 1.
    翰林内教坊是内教坊之外的另一机构,与内教坊无涉。
  • 2.
    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 3.
    最是仓惶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 4.
    敬业爱岗不求利,耕耘教坊甘做牛。
  • 5.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 6.
    唐代第一任教坊使为范安及,教坊使的职能是管理乐人与音乐,他们与音乐才华没有必然的联系;
  • 7.
    除了俗乐以外,在内教坊中还有雅乐。
  • 8.
    教坊仍是宫廷杂剧演出的承应机构。
  • 9.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挥泪对宫娥。李煜
  • 10.
    清代戏曲管理分三个时期,即教坊司、南府和升平署。
  • 11.
    你那参将的官身革除,全家抄斩,家产充公,妻女入教坊
  • 12.
    破阵子: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出自《破阵乐》,后用为词牌。
  • 13.
    教坊职司方面与宋似,仍是宫廷承应乐舞的不可或缺的机构。
  • 14.
    其中教坊司时期在清初,戏曲演出活动不多,戏曲管理极为简单;
  • 15.
    一百零七、教坊职司方面与宋似,仍是宫廷承应乐舞的不可或缺的机构。
  • 16.
    一旦归为巨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唱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 17.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 18.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 19.
    玄宗与杨贵妃朝夕相伴,比肩施乐,或乐舞于梨园教坊,或贪欢于芙蓉帐里,或醉饮于沉香亭下。
  • 20.
    烟雨楼中有一红牌,乳名唤作玫儿,妙年十七,自幼在教坊中长大,习得丝竹歌舞,样样皆精,并且秉守贞洁,无人能够染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