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断层

拼音:zhèng duàn céng

意思:一种断层。即上盘沿断面作相对下移运动的断层。

句子

造句
  • 1.
    正断层、逆断层和走滑断层。
  • 2.
    一种两侧以倾向相对的正断层为界的相对低位的断块。
  • 3.
    半地堑是向下陷落的断块,只在一侧是以正断层为界。
  • 4.
    盆地北缘的北东东向正断层被北北西向断裂左旋错动。
  • 5.
    大多数地堑和半地堑是由深度近水平的拆离正断层控制的。
  • 6.
    在西部缓坡带有几排受反向正断层控制的翘倾断块,呈垒堑相间。
  • 7.
    在母盐层较厚地区,拉伸使盐刺穿在正断层之下次动上升;
  • 8.
    局部变换带主要发育在相互作用的分段正断层的叠置区内。
  • 9.
    主控断层坡折带处的逆断层是在伸展作用下由正断层倒转形成的;
  • 10.
    孤南凸起东南斜坡的反向断阶是由一正断层和倾向相反的斜坡构成。
  • 11.
    断裂以逆断层和走滑断层为主,还有少量的同沉积正断层、滑脱断层、反转断层等。
  • 12.
    撕裂断层与低角度正断层或逆冲断层相交时常形成有利圈闭,如活板构造等。
  • 13.
    盆地结构一般呈地堑一地垒式或半地堑一半地垒式,边缘受正断层(生长断层)控制。
  • 14.
    拉伸盆地主要为正断层半地堑系,其横剖面一般具有特定方向的不对称性。
  • 15.
    受印支运动正断层的控制,研究区岩相古地理在中三叠世雷口坡期具有东西分异的特点;
  • 16.
    冀中坳陷的下第三系构造背斜主要形成于伸展断陷背景下,与正断层系统联系紧密。
  • 17.
    横向变换带的构造样式为横向地垒状凸起和鼻状凸起或鼻状背斜,并具伸展性质的正断层
  • 18.
    通过地质、地貌及年代学等研究方法表明,经棚古湖区各组断裂均为第四纪早期形成的正断层
  • 19.
    二是在盆地东部吐格尔明背斜的北冀与南面塔北隆起的下第三系砾岩中发育有高角度的同生正断层
  • 20.
    该区域位于一个向北西西方向平缓倾没的大型背斜上,背斜在地表出露,并被很多北东走向的正断层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