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丝分裂

拼音:yǒu sī fēn/fèn liè/liě

意思:也称“间接分裂”。多细胞生物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复制成两份,使产生的两个子细胞都有与母细胞相同数目的染色体。整个分裂过程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句子

造句
  • 1.
    双受精属有丝分裂后型;
  • 2.
    有丝分裂的开始称为前期,核仁消失.
  • 3.
    在这些种类中,配子是由有丝分裂形成的。
  • 4.
    准确的染色体分离依赖于有丝分裂过程的精确调控,包括有丝分裂的时间,及纺锤体检查点的正确调控等。
  • 5.
    有丝分裂的晚前期、早中期和中期的染色体都有这样的带纹,同一品种的带纹数目从有丝分裂晚前期到中期逐渐减少。
  • 6.
    少数病人可见多形性胞核、突起的核仁和有丝分裂像。
  • 7.
    两个精核和管核都是从同一个小孢子核有丝分裂产生的。
  • 8.
    高剂量组与甲氨喋呤组抑制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效果相当。
  • 9.
    间期核和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分别为球状前染色体型和中间型;
  • 10.
    着丝点,着丝粒一个染色体上最密集、压缩的区域,有丝分裂时梭形纤维附着于此。
  • 11.
    未见坏死(上皮样细胞和巨细胞)和细胞有丝分裂,也未见不显眼的肌肉纤维损害。
  • 12.
    桑寄生凝集素是一种促有丝分裂原,对猪血淋巴细胞的转化率达78%,细胞分裂比率为11.2%。
  • 13.
    卵裂,卵割由一组有丝分裂细胞从受精卵中生成的囊胚,是复杂有机体中多细胞的主要成分。
  • 14.
    个别单株部分茎尖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出现染色体桥、断片和落后染色体等异常现象。
  • 15.
    染色体上包含着丝点的区域,在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期间与纺锤体相整合的一种结构。
  • 16.
    肿瘤细胞有波浪或逗点状细胞核并排列成涡纹状或束状形式,高核染质和非典型有丝分裂非常显著。
  • 17.
    最终使有丝分裂中纺锤体方向及细胞命运决定子的不对称定位协调而发生特定方式的细胞分裂。
  • 18.
    作为一种抗有丝分裂药物,它能够抑制微管聚合并诱导自缔合的微管蛋白形成盘绕的螺旋形聚合体。
  • 19.
    同时,诱发细胞有丝分裂出现异常,包括染色体桥、断片、双核细胞、末期解螺旋不同步、落后染色体等现象。
  • 20.
    有丝分裂的末期或第二次减数分裂末期,染色体解聚消失,中心的纺锤体解体,核仁重新出现,新核膜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