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盆纪

拼音:ní pén jì

意思:地质年代中古生代的第四纪,约三亿四千五百万年前至三亿九千五百万年前。初期各处海水退去,积聚厚厚的沉积物,后期海水又淹没陆地,并形成含大量有机物质的沉积物,因此岩石多为砂岩、页岩等,并开始有两栖类及陆上森林。

句子

造句
  • 1.
    竹节石类始于奥陶纪,泥盆纪一度达到最盛,泥盆纪末期绝灭。
  • 2.
    含金层位为泥盆纪地层。
  • 3.
    黔南泥盆纪沉积盆地是一个停滞缺氧盆地。
  • 4.
    志留纪后古潜山储层主控因素为志留纪—泥盆纪,特别是泥盆纪期间的岩溶古地貌及二叠纪岩浆热液(硅化)改造作用;
  • 5.
    川西金沙江一带的志留—泥盆纪地层,前人没有建立岩石地层单位。
  • 6.
    原信阳群龟山组就是沿主缝合带分布的前泥盆纪强应变构造地层体。
  • 7.
    围岩中的层纹状硅质岩可能代表了泥盆纪时期的热水沉积岩性质.
  • 8.
    在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相继出现低等鱼类、古两栖类和古爬行类动物。
  • 9.
    柞山地区为一泥盆纪热水沉积盆地,其遥感环形构造是矿化集中区的基本格局。
  • 10.
    新疆阿舍勒、冲乎尔地区泥盆纪地层以火山岩为主,伴有陆源碎屑岩和内源沉积岩。
  • 11.
    广西泥盆纪的沉积相可划分为滨岸碎屑岩相、碳酸盐台地相和陆间海槽相等三个相区。
  • 12.
    拟鳞木植物群逐渐从泥盆纪植物群分离出来,繁盛于早石炭世早期,绝灭于早石炭世末期。
  • 13.
    泥盆纪时,奏岭古海盆是介于华北古陆和扬子古陆之间的一个复杂的陆表海,故应作独立地层区。
  • 14.
    他们发现的中国螈是鱼石螈类化石在亚洲的首次发现,扩大了泥盆纪四足动物的古地理分布。
  • 15.
    宁夏中南部地区在中奥陶世至泥盆纪是作为北祁连造山带北侧的弧后前陆盆地靠大陆一侧而存在的;
  • 16.
    这是一个渐进的变化,这个变化得益于贯穿泥盆纪无所作为的2千5百万年间此起彼伏的物种灭绝。
  • 17.
    区域古地理分析表明,北祁连—河西走廊志留纪和泥盆纪的古地理主要受北祁连加里东—早海西期不规则造山作用控制。
  • 18.
    二百零二、这是一个渐进的变化,这个变化得益于贯穿泥盆纪无所作为的2千5百万年间此起彼伏的物种灭绝。
  • 19.
    脊柱上棘的多方向排列与现生哺乳动物成对照,但在我们研究鱼石螈之前,并未在其他泥盆纪四足动物身上听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