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号天叩地,无所逮及,伏奉遗诏,追迹汉文。
-
2.
世祖遗诏,使竟陵王子良辅政,鸾知尚书事。
-
3.
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
4.
乃复登煤山,书衣襟为遗诏,以帛自缢于山亭,帝遂崩。
-
5.
皇帝在遗诏中指明要第二个儿子继位.
-
6.
先皇的托孤遗诏,他是否会甘愿辅佐协皇子戡平宇内。
-
7.
熹宗遗诏,依据兄终弟及之义,受命五弟信王朱由检即皇帝位。
-
8.
燮国国君初丧,有传闻国君遗诏有诈,新君名不正严不顺。
-
9.
竭智尽忠,谨遵托孤遗诏;鞠躬尽瘁,守护江东父老
-
10.
皇太后令所司宣遗诏,左丞相斛律金率百僚敦劝,三奏乃许之。
-
11.
先皇遗诏,皇太子宁昶即承帝位,著派大将军董值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
-
12.
此谕已备十年,如果有遗诏,也就是这些话,披肝露胆,今后将不再谈。
-
13.
公元前520年,周景王临终之际密诏大夫宾孟,传遗诏时却悄悄传了一册秘卷。
-
14.
此外,隆科多从正大光明匾后取改遗诏之说同样不符合历史事实。
-
15.
二百零一、公元前520年,周景王临终之际密诏大夫宾孟,传遗诏时却悄悄传了一册秘卷。
-
16.
做事硬知晓权变,看风使舵,如果遵守遗诏,那日后,丞相大人的生命就难以保证了。
-
17.
刘备遗诏;《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
-
18.
乃顾遗诏,事惟大宗,动容损益;百寮发哀,满三日除服,到葬期复如礼;其郡国太守、相、都尉、县令长,三日便除服。
-
19.
乃顾遗诏,事惟太宗,动容损益;百寮发哀,满三日除服,到葬期後如礼;其郡国太守、相、都尉、县令长,三日便除服。
-
20.
慈禧见到遗诏,立刻将其扔到火盆销毁,她既恨同治不念母子之情,更对阿鲁特氏有说不出的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