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陀

拼音:fèi tuó

意思:1.[梵Veda]意为"知识"。古印度婆罗门教的早期文献,包括《黎俱》﹑《夜柔》﹑《娑摩》和《阿闼婆》四部本集及《森林书》﹑《奥义书》﹑《法经》等。"吠陀"用古梵文写成,是印度宗教﹑哲学及文学之基础。

词语

句子

造句
  • 1.
    习惯上是先列举利俱吠陀,然后就是夜柔吠陀和娑摩吠陀,最后才是阿婆达吠陀.
  • 2.
    在阿塔发吠陀远远长于萨马和雅育尔只有约六分之一的是从钻机吠陀
  • 3.
    温热的涂油式阿育吠陀风格
  • 4.
    禅定派来自印度吠陀的传统。
  • 5.
    既非吠陀经,也非坦陀罗,也非六派哲学.
  • 6.
    利俱吠陀也有一首独一无二献身于他的诗。
  • 7.
    吠陀祭礼所使用的咒语韵文是大家所知的咒语.
  • 8.
    甚至更早时,吠陀古经文献中就有同类故事。
  • 9.
    周谛士是印度的占星体系,是吠陀的六个部分的学科之一。
  • 10.
    林伽教派拒绝吠陀和婆罗门祭司,还有所有的种姓差别。
  • 11.
    吠陀的加玛会咕噜咕噜地叫或者有城堡般的建筑在里面
  • 12.
    梵语古典文学是在吠陀和史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13.
    周谛士是印度的占星体系,是吠陀经的六个部分的学科之一。
  • 14.
    它是丰富的,充满异国情调的本质阿育吠陀生命科学。
  • 15.
    吠陀(韦达)真正地是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口头相传而流传下来。
  • 16.
    阿育吠陀医生应该允许对它们的传统知识的这种误用吗?
  • 17.
    在阿育吠陀里面,没有立即缓解、疼痛杀手或者是抗生素这样的东西。
  • 18.
    阿育吠陀是一门在印度次大陆上流传了数百年的医疗保健体系。
  • 19.
    太阳(苏利耶)是吠陀其中一位主神。他被认为是光(丁卡拉)和温暖(巴卡拉)的泉源。
  • 20.
    阿育吠陀(古印度治疗体系,包括改变饮食习惯、草药、清洁疗法、按摩、冥想和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