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豆

拼音:bā dòu

意思:1.植物名。产于巴蜀,其形如豆,故名。中医药上以果实入药,性热,味辛,功能破积﹑逐水﹑涌吐痰涎,主治寒结便秘﹑腹水肿胀等。有大毒,须慎用。

句子

造句
  • 1.
    综述了巴豆醛催化氧化合成巴豆酸的研究进展。
  • 2.
    吃了巴豆,拉肚子
  • 3.
    巴豆未开花,黄连先结子
  • 4.
    巴豆救人无功,人参杀人无过。
  • 5.
    番泻叶、大黄、硭硝、芦荟、牵牛花、巴豆
  • 6.
    合成这两种物质的原料是巴豆油,利用种植在亚洲的巴豆种子提取植物油,整个合成过程只需要五步。
  • 7.
    巴豆泻肚快,当他出城到了郊外时,他的肚子就受不了了。
  • 8.
    目的研究巴豆提取物对人肠上皮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9.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效地制备高纯度的高级醇巴豆酸酯的方法。
  • 10.
    有一只专门为神农尝药的药兽,一天吃了巴豆果屙痢死了,神农就把它放在一棵青叶树下。
  • 11.
    胃肠安丸是一种治疗腹泻疗效确切的中成药,其中的巴豆霜在方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12.
    方法以酒石酸锑钾致痛的扭体法和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片肿胀,观察复方珍珠散的抗炎与镇痛作用。
  • 13.
    阿合奇真是歹毒,只怕给你的不是什么巴豆粉,而是另外一种能够让汗血马癫狂的毒药。
  • 14.
    如果误食巴豆油,它会造成口腔和胃部的灼烧痛感、腹泻带血、上吐下泻、心跳加快、昏迷甚至致死。
  • 15.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 16.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 17.
    采用饲料常规分析方法,对拉巴豆不同生长时期的产量进行测定,并对其不同生长时期的常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
  • 18.
    例如穿心莲、天花粉、大黄、黄柏、使君子、虎仗、南沙参、巴豆等,主要引起荨麻疹、药物疹、剥脱性皮炎和过敏性紫癜等。
  • 19.
    禁用药大都是毒性强和药性猛的药物,也有致畸、致流产、死胎的作用,如麝香、斑蟊、水蛭、虻虫、商陆、巴豆、牵牛、大戟、三棱、莪术等。
  • 20.
    并对连翘、五味子、巴豆霜炮制的不合理工艺做了研究改进,使其工艺水平登上新台阶,并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

作文

全部
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