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臬

拼音:guī niè

意思:古时测日影的器具。比喻准则、法度:奉为~。臬(niè):测日影的表。

词语

句子

造句
  • 1.
    甘棠有爱民方服,圭臬无私格自威
  • 2.
    在临床医学中,保密一直是医师们尊奉的圭臬和操守。
  • 3.
    现今领导群伦的都是清一色奉西方为圭臬的年轻人。
  • 4.
    这些长期以來人们捧为圭臬的原则,现在都必须加以质疑。
  • 5.
    这些长期以來人们捧为圭臬的原则,现在都必须加以质疑。
  • 6.
    冯玉祥治军,把“扬善于公厅,规过于私室”的格言奉为圭臬
  • 7.
    后人也多将之奉为圭臬,不断引用,可见深入人心的程度。
  • 8.
    他的绘画理论广泛地影响了后世画坛,有的并被奉为圭臬
  • 9.
    有的干部把上级的每一句话都奉为圭臬,结果工作还是没有做好。
  • 10.
    于是,开始把什么官场登龙术、厚黑学等问视若圭臬,奉为人生信条。
  • 11.
    古圣先贤留下许多金科玉律,可以做为我们为人处世的圭臬
  • 12.
    办学校呢,也得讲究有个召引精神世界的指南,体现治学理念和行为圭臬的训语。
  • 13.
    奇诡之道自古就被求胜者奉为圭臬,这一点在这位剑客手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 14.
    十八世纪末,自然主义风靡一时,政治、经济、社会、教育、文艺等等,无不奉为圭臬
  • 15.
    篆刻受黄牧甫影响,以汉印为圭臬,方正中见功夫;秦玺印线条挺拔,盘曲如铁,有其师杨白匋之遗韵。
  • 16.
    王介平奉汉隶为圭臬,取鉴汉魏竹简,一扫装饰雕琢之臃态,既造法创新于古隶,又彰显古隶神韵于案牍。
  • 17.
    此书遂成为中国历史上行政法规之巨典,此后宋明清各代,均重视此宝贵法典,奉为圭臬
  • 18.
    我们需要证据以建立法律契约,并监控其效果,因为它们时常是个人或团体行动、目的、目标与政策的圭臬
  • 19.
    虽然,在中国古代孝道实际属于法律的一部分———彼时,法律、礼教、风俗等混合而成的箴规,便是治国的圭臬
  • 20.
    我们仍然与以前保持一致的一点是,无论什么体型被奉为圭臬我们都在试图通过所谓的医疗技术来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