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谏

拼音:zhí jiàn

意思:1.直言规谏。

句子

造句
  • 1.
    丞相金銮直谏君,忠肝义胆孰能群。
  • 2.
    感公之德,故不敢不犯言直谏,进逆耳忠言。
  • 3.
    如今,看到他们二人因为秉直谏言落得如此下场。
  • 4.
    在贞观年间,忠臣遍地,贤良如狗,并且都以犯言直谏为荣。
  • 5.
    魏征在唐太宗前敢犯颜直谏,面折廷争,遂有贞观之治。
  • 6.
    海公更甚,竟敢于批逆鳞,犯颜直谏,向嘉靖递上了著名的奏疏。
  • 7.
    他手下的谏议大夫魏征就是一个敢于犯颜直谏的耿介之士。
  • 8.
    与前代相比,群体性的直谏、强谏成为明代官员进谏的显著特点。
  • 9.
    团结需要的是敢于犯颜直谏的魏征,而不是指鹿为马的赵高。
  • 10.
    太子扶苏性格刚毅,对始皇的苛政大为不满,常拂始皇之意,屡出直谏
  • 11.
    二年正月壬午,以关内旱,求直谏,停不急之务,宽系囚,祠名山大川,葬暴骸。
  • 12.
    后杨彪先后任司空、司徒之职,董卓欲迁都长安,杨彪犯言直谏,力陈不可。
  • 13.
    大夫直谏犯非刑,剜目伤心不忍听;不是真君施妙术,焉能两眼察天庭?
  • 14.
    也难怪碧眼儿称帝后,以张昭敢于直谏、性格刚直为由而不用张昭为丞相。
  • 15.
    犯颜直谏虽自古有之,不失为臣之道,但为国为家不可不看实情,照搬照套。
  • 16.
    后来,富子以名为姓,改名为富辰,做了周王的大臣,以远见和直谏闻名,富辰也是富姓的始祖。
  • 17.
    沈默终于服气了,他向来认为士大夫的犯言直谏中,隐藏着沽名钓誉的私人目的。
  • 18.
    唐太宗得一犯颜直谏的魏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政治修明,慎始敬终,开创贞观盛世。
  • 19.
    唐太宗李世民得一犯颜直谏的魏征,广开言路,虚心纳下,政治修明,慎始敬终,开创贞观盛世。
  • 20.
    当时任相的张九龄为人正直,学问渊博,与裴耀卿敢于直谏,在许多事情上与唐明皇据理力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