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线

拼音:xuě xiàn

意思:多年积雪区的下界。雪线以上的降雪量大于融雪量而成为多年积雪(或永久积雪)。一般纬度高的地方雪线低,纬度低的地方雪线高;湿润的地方雪线低,干燥的地方雪线高。

句子

造句
  • 1.
    分析结果显示,山峰在雪线之下的面积很大,而一到雪线之上则面积急剧降低。
  • 2.
    在低纬度地区,大气温暖,雪线较高。
  • 3.
    许多拉巴斯市的居民发誓雪线在逐渐爬升。
  • 4.
    在低纬度地区,大气温度较高,雪线也随之升高。
  • 5.
    高低错落的林间,绕着低低的雪线,透着疏朗的静美。
  • 6.
    而在雪线以下,河流和岩石崩塌则成了主要的侵蚀因素。
  • 7.
    区域地形特徵和当地气候条件是决定雪线高度的关键因素。
  • 8.
    夏季过高的温度和冬季降雪量减少的综合因素导致了雪线的后退。
  • 9.
    有些植物甚至能在雪线上一个合适的小环境里存活生长。
  • 10.
    四川雪宝顶过去的雪线在海拔4700米左右,但目前已经退缩到海拔5200米左右。
  • 11.
    在此基础上,进而探讨了中国现代气候多年冻土线与气候雪线之间的关系.
  • 12.
    疾峰他们下了雪线以后,找到了出山的主干道路,一伙人直接碰到了雷场。
  • 13.
    例如,我们可以进行预测,冰川雪线,风温,全球和前空辐射,所有的预测都可以进行。
  • 14.
    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
  • 15.
    北望斗山,那山堆积于雪野的中央。高低错落的林间,绕着低低的雪线,透着疏朗的静美。
  • 16.
    终年不化的雪线、雪山、冰峰、冰川带;2、地表植被吸纳雨水、云雾、湿气,并将其蓄积起来的图示。
  • 17.
    导致河流、湖泊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气温变化、降水变化及冰川变化、气候雪线变化等。
  • 18.
    气候雪线的空间分布规律既受高度地带性和纬度地带性限制,也受区域性气候的控制。
  • 19.
    在较寒冷的气候中,山峰的雪线起始位置较低,因此冰蚀作用在较低的海拔高度就会发生。
  • 20.
    我们想揭示的就是,一旦山峰被抬高并越过雪线,以冰川为代表的十分明显的侵蚀作用就开始活跃起来。

作文

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