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令

拼音:zhào líng/lǐng/lìng

意思:1.号令。 2.皇帝发布命令。 3.文体名。古代帝王﹑皇太后或皇后所发命令﹑文告的总称。包括册文﹑制﹑敕﹑诏﹑诰﹑策令﹑玺书﹑教﹑谕等。

句子

造句
  • 1.
    冥王的诏令、所载和警告都无济于事。
  • 2.
    请父皇急派使者,诏令李密返回长安。
  • 3.
    皇帝一纸诏令,要冀州迅速捕拿妖教张角。
  • 4.
    凡有诏令丁宁事皆不行,空言一再,颇类谐戏。
  • 5.
    另外,请廉公如椽大笔亲撰伐靖檄文,诏令天下。
  • 6.
    风池诏令子,喜听东山复起,一门济美报清时。
  • 7.
    宣武诏令检赵修狱,以修佞幸,因此遂加杖罚,令其致死。
  • 8.
    听到皇帝的诏令以后,他感到惶惶然不知所措.
  • 9.
    一二九五年,元成宗诏令全国对圣帝明王以时致祭。
  • 10.
    王安石在南宋的身后名誉地位较低,官方多次诏令贬斥。
  • 11.
    宦官亲近至尊,传达诏令,如果不一网打尽,必将贻患无穷。
  • 12.
    有唐一代,史评、典志、实录、诏令等又有新发展,逐渐形成类目。
  • 13.
    孙秀专执朝政,伦所出诏令,秀辄改更与夺,自书青纸为诏,或朝行夕改,百官转易如流。
  • 14.
    太祖立国后,欲诏令灭姬姓满门,为群臣谏止,遂诏姬洪绘赐死并将姬氏族人尽数逐回雍州。
  • 15.
    你看,袁术篡逆,天子诏令各地诸侯举兵除贼,可是他们坐观成败,单等着看我的笑话。
  • 16.
    明宗即位和宁,观其所颁诏令,无非普通行政,并不闻有暴虐之行,致干民怨,而王忽察都之信宿,即致暴崩。
  • 17.
    灾异学说是儒家思想中的一部分,反映在西汉诏令中,便是惧词与灾异经常相伴随而出现。
  • 18.
    以明朝洪武年间先后给予安南的诏令文书为线索,可以考察出明初与古代越南国家关系的大致历史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