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趋避须眼快,左右见机行
-
2.
苟利国家生死与,岂因福祸趋避之。
-
3.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
-
4.
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趋避之。-——佚名
-
5.
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趋避之。——林则徐
-
6.
以验证发球趋避动机冲突对发球绩效的影响。
-
7.
值利害得失之会,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则起趋避之私。
-
8.
以风险态度区隔市场,得到风险趋避型、平衡型及爱好型三族群。
-
9.
是说人之智力虽有水平不等,同样可以用隐慝伏藏之法进行趋避。
-
10.
采用实验法,探索运动员在趋避动机冲突情境中发球决策的非理性。
-
11.
惟众人昧于事几,每两歧罔决,故圣人以阴阳之消长,示人事之进退,俾知趋避而已。
-
12.
当一幢房屋塌下的时候而不知道趋避,这一种勇气是被称为愚笨的。——莎士比亚
-
13.
未实施保险制度前,风险趋避程度越高之海鲡箱网养殖业者,其最适饲料投入量越低。
-
14.
而风险趋避型较偏好银行存款和保险,风险爱好型较偏好外汇和股票,风险平衡型偏好期货。
-
15.
总的来说,两种棉盲蝽趋向于选择敏感棉花品种,抗性棉花品种对供试昆虫有显著趋避性;
-
16.
1975年从斯坦福医学院毕业后他曾考虑当精神病学家,但他跟这个领域的关系存在趋避特点。
-
17.
当是非邪正之交,不可稍迁就,稍迁就则失从违之准;值利害得失之会,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则起趋避之私。
-
18.
觅物者苦求而不得,或视之而不见。他日无事于觅也,乃得之。非物有趋避,目眩急求也。天下之事,每得于从容,而失之急遽。
-
19.
趋利避害的方式取决于对利和害的认识,对利害的认识及趋避行为,是从最初的对死亡的恐惧及维持生命的本能需要开始的。
-
20.
如果吉时不能趋避,那就不用占卜了,如果一个人的一生已经写在神的剧本上,清除到所爱之人所恨之事,生于何方死于何方,有几人有真的勇气去问自己的剧本呢?也许连去问剧本这件事都写在那份剧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