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商鞅
拼音:shāng yǎng
意思:战国时期政治家。卫国人。本姓公孙。秦孝公任用他实行变法。公元前356年(一说前359年)和前350年两次颁布新法:奖励耕织;废除贵族世袭,按军功大小给予爵位等级;推行连坐法;建立县制;废井田制,准许土地买卖;按丁男征赋;统一度量衡制。变法奠定了秦强盛的基础。因封地在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号商君,因称商鞅。孝公死后,被诬陷,车裂而死。著有《商君书》,今存二十四篇。
词语
- 组词:
- 商鞅量
句子
造句
名言
作文
全部
段落
-
立木为信秦朝时期,秦国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秦孝公即位后,就用商鞅变法强国。商鞅变法前,为让百姓相信他,他想了一条妙计。一天,商鞅命人在京城南门立了一根三米长的木棍,还说:“谁能将这根木棍扛到北门去,赏...
-
诚信的小故事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
-
一言为重百金轻公元前356年,战国时期的着名政治家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在秦国推行变法。在新法将要公布时,商鞅为了取得人们的信任,表示实行新法的决心,他就在京都南门外边,立了一根三丈多高的木柱,并贴出告示说:谁要是...
-
论变化的优越性古往今来,中国有太多的变化,我国比较著名的改革,商鞅变法,虽然当时有很多人,诋毁商鞅,向秦孝公诬蔑商鞅,说什么祖宗之法不能改变,改变会天下大乱的话语,但由于秦孝公支持商鞅,才轰轰烈烈展开了一场变法远动...
-
说诚信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诚信。诚信是立国之本,立业之本,一个人可以说是一刻也离不开诚信的。早在中国五千年前,就有商鞅“立木为信”的典故:“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
-
留些诚信给自己取暖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