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绅

拼音:guān shēn

意思:官吏和绅士。清黄六鸿《福惠全书·杂课·学租》:“所谓学租及先贤祠堂书院等地,皆官绅损俸貲所购。”《花月痕》第五一回:“这日痴珠、丹旐啟行,一路俱是官绅及小珠同年,祖送祭席,自玉华宫起,排有数里。”郑观应《盛世危言·银行下》:“凡银行所用之人,皆由公举,不得私荐,责成官绅及诸股董各就所知,保荐才能廉洁之士。”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上海的官绅为太炎先生开追悼会,赴会者不满百人,遂在寂寞中闭幕。”

词语

反义词:
布衣

句子

造句
  • 1.
    官绅合治是中国地方行政的常态。
  • 2.
    这些虚伪的官绅背地里做尽了坏事.
  • 3.
    长沙抢米风潮中的官绅矛盾是一个典型例证。
  • 4.
    每逢灾荒之年,那些官绅奸商便趁火打劫,大发横财。
  • 5.
    丁丑灾荒酷虐特甚……盖由州县官绅奉行不善……或侵吞赈款,饱其私囊。
  • 6.
    说完其余的知县官绅都赶紧附和,直夸知府大人仁民爱物。
  • 7.
    此人权倾朝野,每逢出门,当地官绅士民多望尘而拜,争相趋奉。
  • 8.
    咸、同年间是官绅关系变化的关键时期,广东的情况更有其特别之处。
  • 9.
    一面停了追赃助饷,令各府县勘地征税;一面又听闻有官绅谋为不轨,令所司严查。
  • 10.
    其时武汉大清军不满三千,士子官绅纷纷逃窜,如果陈玉成长驱直进,武汉指日可下。
  • 11.
    他回家后,杀自家的猪羊,请地方官绅和双方父老见面,他主动代表张姓向对方谢罪道歉,罢讼言和。
  • 12.
    究其原因,主要是清末直隶地区官绅之间的关系相对协调,顺直谘议局与行政官厅的矛盾较小。
  • 13.
    至于耗羡归公,官绅一体当差纳粮,臣以为应该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人制宜,不可千篇一律。
  • 14.
    徽州理学和科举制度结合起来所培养的官绅集团,也为儒学正统化在徽州民间的渗透提供了权力保障。
  • 15.
    按泰西各善堂之宏敞,桥梁道路之整齐,一切经费皆拨自官库,藉以养民,官绅合办,故取诸民而民无怨,奉诸公而民不吝焉。
  • 16.
    明末,传教士在江南所建教堂数量居于全国之首,地方官绅的延引成为天主教发展至江南各地的基础途径。
  • 17.
    信中写到1646年九月,隆武帝在汀州遇害的消息令南明各地官绅中引起极大的震动,皇室继统问题再次提上紧急日程。

作文

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