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

拼音:xiào jīng

意思:书名。相传为曾子弟子所作,十八章。是儒家讲孝道之书,阐发明王以孝治天下之大经大法。书分古今文二本,今文本为郑玄注,古文本为孔安国注。自唐玄宗注本颁行天下,孔、郑两注并废。清严可均有郑注辑本,宋邢昺疏。

词语

句子

造句
名言
歇后语
  • 1.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 2.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
  • 3.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
  • 4.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
  • 5.
    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孝经
  • 6.
    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乎於严父。——《孝经
  • 7.
    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孝经
  • 8.
    生事爱敬,死事哀戚。——《孝经
  • 9.
    非法不言,非道不行。 《孝经、卿大夫章》
  • 10.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孝经
  • 11.
    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本也。——《孝经
  • 12.
    服务人员服务人员服务人员、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
  • 13.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天子章》
  • 14.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出自《孝经》。
  • 15.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 《孝经·天子章》
  • 16.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孔子 《孝经
  • 17.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
  • 18.
    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孝经?谏争》
  • 19.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出自孝经
  • 20.
    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孝经·谏诤章》

作文

全部
结尾
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