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让

拼音:cí ràng

意思:1.谦逊推让。 2.责问。

句子

造句
名言
  • 1.
    辞让签这个收养条约。
  • 2.
    分争者不胜其祸,辞让者不失其福。
  • 3.
    辞让了一番, 才在前排就座。
  • 4.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 5.
    至论仁、义、礼、智,则以恻隐、善恶、辞让、是非之心为之端。
  • 6.
    天子授予官爵,人臣上表辞让,不一定要三次。
  • 7.
    西林并不辞让,拿起桌上的任命书放在了怀里。
  • 8.
    我常犒劳自己一番,然后找个说辞让自已良心稍安。
  • 9.
    男人们退后了,从这一刻起,辞让的空气开始在全船升华。
  • 10.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
  • 11.
    学逻辑和修辞让一个人变得能言善道,辩才无碍。
  • 12.
    然而,李成器主动辞让太子,太子之位这才落在李隆基头上。
  • 13.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孟轲
  • 14.
    出于同样的原因,宾要再次下堂,彼此之间辞让的仪节与刚才一样。
  • 15.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 16.
    又有人请我当教母了,而且阿谁孩子的脖子上有一讲黑圈,我实正在出法辞让
  • 17.
    李辅国又向李亨辞让元帅府行军司马一职,请求只为太子詹事,李亨没有答应。
  • 18.
    凡有血气者,皆有争心。怨利生孽,维义可以为长存。且分争者不胜其祸,辞让者不失其福。 
  • 19.
    儒家说了,恻隐之心为仁,羞恶之心为义,辞让之心为礼,是非之心为智,不疑之心为信。
  • 20.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