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

拼音:bù dàng dé lì

意思:没有合法的根据而取得非法的利益的行为。如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法律要求将取得的非法利益返还给受害人。

句子

造句
  • 1.
    侵害他人权益型不当得利作为一种非给付型不当得利,其制度基础在于违背权益归属。
  • 2.
    不当得利是损人利已;反射利益不损害他人。
  • 3.
    事实上,不当得利的返还客体和返还范围是有区别的。
  • 4.
    该功能是通过对不当得利返还的具体制度设计来实现的。
  • 5.
    不当得利为债产生的法律事实,构成民法上的基本制度。
  • 6.
    二百零四、事实上,不当得利的返还客体和返还范围是有区别的。
  • 7.
    利用不当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劳务管理费用后,应当予以收缴。
  • 8.
    不当得利法律事实与侵占罪交叉的实质是民刑法规的交叉,法律义务的重合。
  • 9.
    因为补偿的损失无法用金钱来衡量,所以不存在超额补偿、不当得利的问题。
  • 10.
    我国现有的不当得利制度极不完备,现行法律仅有两个条文予以调整。
  • 11.
    内在结构要素即构成不当得利法律事实的各要素,外在结构要素即民法的其他制度要素。
  • 12.
    一百零九、我国现有的不当得利制度极不完备,现行法律仅有两个条文予以调整。
  • 13.
    现有法律寄希望靠善意取得制度来实现不当得利制度具有的衡平功能,事实表明效果欠佳。
  • 14.
    共同富裕,就是首先清算原罪,清算不当得利,政策不能给少数人吃偏饭,让歪门邪道死毙。
  • 15.
    吉林卓行律师事务所张严君律师认为,虽然董先生的钱是遗失的,但女子拿走了不属于她的钱,属于不当得利
  • 16.
    大陆法系不当得利制度起源于罗马法,经法国民法继承发展,至德国民法典和瑞士债务法,其基本理论体系已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