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胸廓出口症候群是由于臂丛神经、锁骨下动脉、或静脉、行经胸廓时,受到压迫所引起。
-
2.
胸廓正形指将圆形胸廓向后靠并使之定形,通过锻炼形成阴面凹圆阳面凸圆的形状。
-
3.
后胸廓缩小,食管入口黏膜再次内翻,发声结束。
-
4.
胸廓发育畸形,俗称鸡胸,是儿童缺钙的典型症状。
-
5.
观察胸廓起伏并行肺部听诊明确是否充分换气。
-
6.
菱形肌收缩肩骨,使其向中线的方向靠拢,从而打开胸廓。
-
7.
中斜方肌和菱形肌将肩胛骨向脊柱的方向拉,使胸廓前侧打开。
-
8.
腋窝卷的正确使用方法,是放在腋窝的尾端的胸廓下。
-
9.
目的研究改良胸腔内胸廓成形术在慢性结核性脓胸治疗的价值.
-
10.
也就是说,轻微拱背并打开胸廓,而不是单纯移动手臂。
-
11.
最后用右侧胸廓切开术,完全切除了,因稳固沾粘及发炎变化的囊肿。
-
12.
线显示腹部器官形成的疝进入左侧胸廓内,且出现纵隔的右移,并据此诊断此病。
-
13.
胸廓内动脉在发出腹壁上动脉前后还分出一分支营养剑突水平的腹直肌。
-
14.
中斜方肌和菱形肌(贯穿上背部的肌肉)将肩胛骨向脊柱的方向拉,从而打开胸廓。
-
15.
目的在解剖学研究和临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胸廓出口综合征手术方法的改良。
-
16.
血胸是由于损伤邻近血管而导致的罕见并发症,例如肋间或胸廓内动脉的损伤。
-
17.
结论经腋路切除第一肋治疗下臂丛型胸廓出口综合征,伤口隐蔽,损伤小,手术后复发率较低。
-
18.
结果代表心脏、大血管、胸廓及肺体积改变的各项观测指标,随年龄增长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
19.
安装了一个诱导起搏器后病人出院。翌年,因起搏器电极导联断裂,两次入院进行胸廓切开术。
-
20.
在怀孕后期,胎儿推挤胸廓,导致孕妇肺活量减少,这样当她感染流感后,就面临着呼吸并发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