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本位制

拼音:jīn běn wèi zhì

意思: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国家用法律规定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的金币作为本位货币,可以自由铸造;银行发行银行券必须有等值的黄金作保证,银行券持有者可自由兑换金币。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后,各国均先后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纸币制度。

句子

造句
  • 1.
    大萧条后,美国停止使用金本位制
  • 2.
    在经济学上,牛顿提出金本位制度。
  • 3.
    金本位制取消后,通胀才于1933年6月之后出现。
  • 4.
    过去有些国家的货币制度是金本位制的.
  • 5.
    因此,在金本位制中钱不能消失,因为黄金不能消失。
  • 6.
    金本位制中,纸币可兑换既定的一定数量的黄金。
  • 7.
    这不是金本位制的缺陷,这正是它主要的杰出优点。
  • 8.
    金本位制度的最基本形式包括发行含金的铸币.
  • 9.
    黄金非货币化作为金本位制的终结,存在其不合理之处。
  • 10.
    原因在于,放弃金本位制使它们得以自由推行扩张性政策;
  • 11.
    因此,英国在背离政府本身意图的情况下获得了金本位制
  • 12.
    既然是基于金本位,那么必须有一个采用金本位制的国家存在。
  • 13.
    越来越多的国家先后放弃了银本位制,朝着金本位制方向发展。
  • 14.
    尼克松总统放弃了金本位制,当他在1971年共宣布,美国将不再固定值转换成美元的黄金。
  • 15.
    在非金本位制度下,战争的胜败将决定参战国货币汇率的涨跌,这与货币数量关系不大。
  • 16.
    所以,世界各地的中央银行,开始管理,成为了通货膨胀的管理者,而不是金本位制度的守卫者。
  • 17.
    民族主义反对金本位制,因为他们要断绝他们的国家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建立尽可能自给自足的国家。
  • 18.
    回顾历史的发展,由最初的金本位制到纸币本位制、从固定汇率制到浮动汇率制,已经经过了多次的历史变革。
  • 19.
    由于黄金无法满足日常使用的需要,因此每个国家都会发行货币,并将货币与黄金挂钩,或者采取所谓的金本位制
  • 20.
    1931年被任命为大藏相之后,他立即决定放弃金本位制度,通过膨胀型的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帮日本摆脱了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