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岩作用

拼音:chéng yán zuò yòng

意思:沉积物沉积以后,完全固化以前,经温度、压力、生物、地下水或化学因素的作用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称为『成岩作用』。包括压密作用、胶结作用及再结晶作用。

句子

造句
  • 1.
    早期成岩作用主要影响原生孔隙的发育,晚期成岩作用影响次生孔隙的发育。
  • 2.
    民和盆地巴州坳陷储集层的成岩作用强烈.
  • 3.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储集层;成岩作用
  • 4.
    碳酸盐岩储集空间主要受成岩作用制约。
  • 5.
    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致密储层与沉积、成岩作用的关系。
  • 6.
    贫石英砂岩的成岩作用使缩小了的原生孔隙得以再扩大。
  • 7.
    古侵蚀沟槽与成岩作用致密带组成区域性大型古地貌—岩性圈闭;
  • 8.
    生压机制推测是欠压实作用、成岩作用、成烃增压、深部热流体进入等。
  • 9.
    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是控制本区滩坝砂体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
  • 10.
    而破坏性成岩作用包括胶结作用、压实作用、硅化作用、充填作用。
  • 11.
    研究表明,飞仙关组储层主要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控制。
  • 12.
    沉积、成岩作用、母岩岩性和构造断裂活动是控制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
  • 13.
    从沉积、成岩作用和岩层受挤压三个方面阐明了须家河组致密储层的成因。
  • 14.
    溶蚀、脱玻化、次生矿物的生成和重结晶等成岩作用的总效应导致孔隙增加;
  • 15.
    南宁泥质岩成岩时间短,岩体强度低,胶结程度低,成岩作用差,裂隙发育,具有较高的超固结性。
  • 16.
    火山尘填隙物的成岩作用在局部范围内可改善天然气储层,但也增强了储层的非均质性。
  • 17.
    在后期成岩作用影响不大的情况下,砂岩储集层物性与沉积微相之间关系密切。
  • 18.
    渤海湾盆地千米桥潜山奥陶系储层经历了两次裸露岩溶及古近纪后的深埋藏成岩作用
  • 19.
    大牛地气田盒2、3段的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蚀作用。
  • 20.
    这套储层以吐孜洛克地区为界,东,西两区在成岩作用,储集性质和成因机制上均存在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