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民

拼音:guān mín

意思:1.官吏和百姓;官方和民间。

句子

造句
名言
  • 1.
    其或官民谋逆,则令彼处地方官民皆对天矢誓。
  • 2.
    官向官民向民,和尚向的寺里人。
  • 3.
    提升文化软实力,官民齐心目标清。
  • 4.
    自古清官民赞颂,从来污吏法难容。
  • 5.
    自古清官民赞扬,素来贪吏法难容。
  • 6.
    官者常静思,官帽何中来,官民本一样,何必太奢侈。
  • 7.
    中国的官民关系正在悄然改变。变得越来越好。。
  • 8.
    政治行为的诚信是官民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 9.
    清圣祖在首次南巡时,公开向官民提出了治理下河的要求。
  • 10.
    这项政策引起了很多官民冲突,也是众多国外批评者的目标。
  • 11.
    在研究群体上从先前的以官方为主,发展到官民共同研究。
  • 12.
    希望陛下能及时收敛,以国家社稷为重,谋求国运昌盛,官民安宁。
  • 13.
    相传同治皇帝驾崩后,由于全国禁屠三天,官民一律不能吃荤。
  • 14.
    但如果官民博弈永远这么力量悬殊着,恐怕任何参与也只是空谈。
  • 15.
    不谋当谋之事,为官之耻;贪求身外之财,从政之危自古清官民赞颂,从来污吏法难容。
  • 16.
    官民因循守旧,习于苟且时日很长,士大夫多不恤国事,赞同俗流陋见取媚于众。
  • 17.
    时正春夏交季,天忽雨雹,大者如拳,且有种种怪状,如小儿环玦狮象等物,官民相率惊异,谣诼纷纷。
  • 18.
    不同社会应对方式,应是明清宁夏平原旱灾严重时在官民行动和心理上的体现。
  • 19.
    另外一方面官民关系也并不和谐,大量的行政诉讼与上访即是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反映。
  • 20.
    为此,需要官民合作事先制定对策、做好准备,将灾害发生后的混乱和损失降到最低,维持城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