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兵

拼音:yì bīng

意思:1.犹义师。 2.古时统治阶级为保卫其利益而临时组织的武装。 3.以恢复被推翻的王朝为宗旨而组织起来的军队。 4.宋代的一种乡兵。

句子

造句
  • 1.
    刘焉然其说,随即出榜招募义兵
  • 2.
    孤首唱义兵,臣子之节,信著神明。
  • 3.
    古圣王有义兵而无有偃兵。(荡兵)
  • 4.
    顽民起应明者自号义兵,用永历年号。
  • 5.
    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
  • 6.
    刘焉闻其说,连称大善,随即出榜招募义兵
  • 7.
    首唱义兵:唱:通“倡”,带头;兵:战斗。首先发动正义的。
  • 8.
    魏国曹操今起义兵,以除暴乱;九合诸侯,一扫群桀
  • 9.
    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
  • 10.
    大流士义兵员众多为优势,亚历山大则凭战略取胜。
  • 11.
    城门之外,皆是盗贼,若守小节,旦夕死亡;若举义兵,必得天位。
  • 12.
    眼见海内鼎沸,群贼四起,于是自黑山贼寨之中取势,整合义兵
  • 13.
    董卓盗国柄,天下共兴义兵讨之,惟孙坚以长沙太守先至,为卓所惮,独为有功。
  • 14.
    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 15.
    主忧臣辱,当未立功,欲举义兵,欲戴王室,大名自署,长恶无君,可谓阶乱之人,非复尊隋之事。
  • 16.
    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 17.
    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 18.
    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下至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卫社稷。
  • 19.
    明末清初,刀兵四起,大明、满清、义兵中原逐鹿,各方英雄侠客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
  • 20.
    二百零二、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