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

拼音:mián líng chóng

意思:1.棉花的主要害虫。雌蛾褐色或黄褐色,雄蛾灰褐色。前翅有两个暗褐斑纹,后翅灰黄,边缘有一黑色宽带。幼虫身体细长,一般为绿色或褐色,有斑纹。蛹赤褐色。幼虫钻入棉花蕾铃中为害,也危害茄类﹑禾谷类等多种作物。

句子

造句
  • 1.
    利用白僵菌防治四代棉铃虫效果最好,而且能降低棉铃虫的越冬种群数量。
  • 2.
    防治番茄田棉铃虫的同时,也要注意查治其它蔬菜田棉铃虫及大椒田烟青虫。
  • 3.
    交尾开始后通过活体解剖的方法研究辐照棉铃虫与正常棉铃虫的精子传导。
  • 4.
    割麦后,快灭茬,棉铃虫蛹回老家。
  • 5.
    新疆第一代棉铃虫成虫发生期间,用2种有机酸和4种杀虫剂处理杨枝把,研究棉田诱集棉铃虫效果。
  • 6.
    定期喷洒农药可以防止棉铃虫侵害棉花.
  • 7.
    近几年来江西棉铃虫几乎年年大发生.
  • 8.
    报道了利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的初试结果.
  • 9.
    在预蛹期,高温处理能诱导棉铃虫蛹进入夏滞育。
  • 10.
    及时防治烟青虫、棉铃虫、蚜虫、红蜘蛛、茶黄螨等害虫。
  • 11.
    胡蜂是马尾松毛虫、棉铃虫、红铃虫等多种农林害虫的天敌。
  • 12.
    说明黑杨叶片挥发的气味物质对棉铃虫产卵有显著的诱集作用。
  • 13.
    我国棉花生物技术在抗棉铃虫等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 14.
    这不,我在给棉花喷洒对口药剂,防治三化螟、棉铃虫、红铃虫、红蜘蛛等虫害。
  • 15.
    蝙蝠喜欢吃玉米棉铃虫蛾——一种使喂养小蝙蝠的乳汁不断流淌的营养品。
  • 16.
    用触角电位法研究了棉铃虫触角对其卵和卵表正己烷提取物的电生理反应。
  • 17.
    棉铃虫触角上的两类嗅觉感器,即毛形感器和锥形感器的内部形态结构具有明显的区别。
  • 18.
    螟黄赤眼蜂对中华通草蛉卵的接触次数和寄生粒数也多于棉铃虫卵,但未达显著水平。
  • 19.
    所以,通过分析棉铃虫中肠膜上的碱性磷酸酶受体来研究害虫抗性机制是一个好办法。
  • 20.
    尚无对环丙烷刺孢曲霉素的广泛研究,但已报道它有杀昆虫的活性,能杀灭鳞翅类作物害虫棉铃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