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恶

拼音:xiū è/wù/ě/wū

意思:1.对自己或别人的坏处感到羞耻厌恶。

句子

造句
名言
  • 1.
    羞恶之心,非人也。
  • 2.
    有恻隐之心者,必有羞恶
  • 3.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 4.
    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 5.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 6.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 7.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 8.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 9.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
  • 10.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 11.
    无侧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僻让之心,非人也。
  • 12.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孟轲
  • 13.
    同情心属于仁,羞恶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
  • 14.
    无侧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僻让之心,非人也。——孟轲
  • 15.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 16.
    冷淡猜疑毁坏友谊,粗鲁愚蠢毁坏幸福,久客不归毁坏爱情,酗毁坏羞恶...——《五卷书》
  • 17.
    儒家说了,恻隐之心为仁,羞恶之心为义,辞让之心为礼,是非之心为智,不疑之心为信。
  • 18.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 19.
    儒家孟子认为人天生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所以人性本善。
  • 20.
    同情他人的心,是仁的开端;羞恶的心,是义的开端;恭敬的心,是礼的开端;辨别是非的心,是智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