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锈菌目的一种寄生担子菌。
-
2.
到目前为止,野葛中的锈菌已得到证实,但大豆中的锈菌还没有得到证实。
-
3.
清洁的豆粒、豆种及豆粕不是锈菌入境的途径.
-
4.
冠锈菌随着人们所提供的生活基物而不断变化。
-
5.
有利透光通风,降低地表温度,不给锈菌有活动的机会。
-
6.
该联盟预计,受锈菌威胁最大的将是巴西最大的产豆州马托格罗索州。
-
7.
另一个原因是,佛罗里达州的环境不利于锈菌的生长。
-
8.
据2月23日证实,亚洲大豆锈菌在佛罗里达州戴德市已成功越冬。
-
9.
茎锈菌会使受感染植物的茎秆上长出红棕色的原点,是茎秆脆弱易断。
-
10.
上周阿根廷报道了发现于恩特雷里奥斯省的首例亚洲大豆锈菌.
-
11.
本实验结果为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分子鉴定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
12.
在锈菌等生物的生活史中,完成其各个阶段生长变化仅仅需要一个寄主。
-
13.
但是,由于今年存在锈菌问题,过高的库存也许并不那么令人担忧。
-
14.
一种微红色的脓疱状结构,主要形成于受锈菌感染的植物组织上,并产生夏孢子。
-
15.
例如生活在禾草上,引起麦类秆锈病的禾柄锈菌,必须在在小蘗属植物上越冬。
-
16.
预计美国农业部会签署(以草约的形式)新的大豆进口条例,以阻止锈菌入境。
-
17.
同时,美国农业部说,在佐冶亚洲西南部的塞米诺县(靠近达纳森维利镇)发现了亚洲大豆锈菌。
-
18.
去年巴西豆农遭受了突如其来的锈菌侵袭,据报道巴海州和马托格罗索州的损失最为严重。
-
19.
将小麦条锈菌条中2 8号与条中2 7号小种等量混合,分别接种在铭贤169和东方红3号小麦品种的麦苗上。
-
20.
以小麦条锈菌条中29号的6个突变菌株测定了我国18个重要抗源品种和31个后备品种的抗锈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