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

拼音:hàn lín yuàn

意思:官署名。唐代初设,集各种才艺之人于院中供皇帝使令。开元末另开学士院,供职者称翰林学士。宋代设翰林学士院,为皇帝起草诏旨。明代成为外朝官署,清代沿设,为“储才”之所,掌编修国史、进讲经史、草拟文书等事务,长官是掌院学士。

句子

造句
名言
  • 1.
    唐玄宗即位,正式建立翰林院翰林院待诏各以艺能供奉君主。
  • 2.
    后 期的翰林院向唐旧翰林院回归,走上了重文词、远政治的道路,取而 代之的是新的近侍机构——内阁。
  • 3.
    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
  • 4.
    咸丰丁巳补行壬子举人,光绪戊申,赐翰林院检讨。
  • 5.
    洪武初,翰林院的作家基本上是征召来的前元儒士;
  • 6.
    先后任翰林院修纂、军机处章京、右春坊右中允等职。
  • 7.
    道光廿五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于咸丰四年辞官归里。
  • 8.
    到编修办事房略坐了坐,起身来见翰林院掌院学士文庆。
  • 9.
    这个人叫梁朗先,他是个没落举人,是前清翰林院的庶吉士。
  • 10.
    此人正是诗酒风流,名动京华的翰林院学士,诗仙李白。
  • 11.
    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明·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
  • 12.
    今贮翰林院库者,即文渊阁正本,仅残阙二千四百二十二卷。
  • 13.
    元代始有翰林兼国史院之称,开明清两代翰林院兼修国史之制。
  • 14.
    他于1898年考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直隶提学使等职。
  • 15.
    当时,区谔良、区大典、区大原相继进入翰林院,成为传颂一时的佳话。
  • 16.
    翰林院庶吉士徐骏,是康熙朝刑部尚书徐乾学的儿子,也是顾炎武的甥孙。
  • 17.
    癸巳,命翰林院侍读许景澄充出使俄德和奥大臣,道员李经方充出使日本大臣。
  • 18.
    明代初期的翰林院的组建和作家的创作为明代台阁体的形成准备了条件。
  • 19.
    翰林院修撰沈度撰〈瑞应麒麟颂〉,配上图绘,成为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明人画麒麟沈度颂〉。
  • 20.
    门口一对大狮子蹲立两侧,其规模和布局充分体现了翰林院子当年主人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