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法与时变,礼与俗化
-
2.
礼出于俗,俗化为礼
-
3.
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
-
4.
明代儒佛道的合流及其世俗化。
-
5.
不注重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变质,那么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
-
6.
在上述因素作用下,唐人馆驿诗走向俗化。
-
7.
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先秦]《管子·正世》
-
8.
如果你讲的都是他的荤笑话,那就庸俗化了。
-
9.
角象征警告老底嘉世俗化与妥协的勇敢的声音.
-
10.
其风格从国际化,贵族化转向民族化和通俗化.
-
11.
如果说要变质,那末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
-
12.
但是,老百姓可以把这些高不可攀的洋货低俗化、民间化。
-
13.
苟非秦镜照胆,尧羊触邪,时君听之,安可不惑?参断一谬,俗化益讹。
-
14.
这既是透脱胸襟和活法精神的折射,又是整个诗坛俗化趋势的反映。
-
15.
心学思潮和心化文论带动着文人主体精神的心化、俗化和功利化。
-
16.
早期诗风是显浅易懂的通俗化,后期诗风则是使事用典的雅化。
-
17.
但是,我们却可以在世俗化的龙灯文化中,找到中国龙的全部意趣。
-
18.
语义语用视角为习俗化了的语义或语用单元,是理据性与任意性的统一;
-
19.
创造力的丧失危机、世俗化的流行是目前日本画坛普通存在的情况。
-
20.
在中国这种物质化从众化和世俗化的社会里,你才有比较清晰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