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田

拼音:jūn tián

意思:1.汉代按等级分赐田地的制度。 2.北魏至唐中叶计口分配土地的制度。

词语

组词:
均田制

句子

造句
  • 1.
    这是一种均田制度,承北魏以来。
  • 2.
    九月,颁均田令,清丈田亩,劝课农桑,轻徭薄赋。
  • 3.
    我国古代的屯田与均田历史悠久,屯田制与均田制也曾作为封建国有土地的两种主要经营方式长期存在。
  • 4.
    就此而言,实际上已经预示均田制末日的到来。
  • 5.
    从这一视角出发亦可见均田制实施与隋唐盛世之联系。
  • 6.
    北朝实行的均田制的理念与贵族道德的土地观念是有共通精神。
  • 7.
    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法,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 8.
    农民在均田制崩溃后,逐渐从国家的严密控制中解放出来;
  • 9.
    均田制下,小农经济独立性日益增强,乡村市场日趋繁荣。
  • 10.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均田制的研究持续不断, 出现了很多的研究成果。
  • 11.
    均田制则是士大夫农本主义理念的政策化形式、体制化形式(第246、255页)。
  • 12.
    均田法的堕坏固有其偶然性,但终究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必然结果。
  • 13.
    初唐时,濮阳一带地旷人稀,均田制实行程度较高,水利兴修,农业生产恢复较快。
  • 14.
    均田制度下,唐代职事官、散官、封爵、勋官等均可按品级受职分田和永业田。
  • 15.
    只是由于受田土地不足,土地兼并等原因的影响,均田制在实践中并没有完全实现。
  • 16.
    包括此后汉族士大夫向鲜卑皇室提出的均田制、三长制等等,均得到了部分的实现。
  • 17.
    均田制在当时地旷人稀的前提下施行,在不损害地主阶级既得利益的前提下施行,有益于生产发展和稳定的。